初始压力测试与解剖测试对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影响:PROMISE随机临床试验的长期随访结果
Pamela S. Douglas博士(杜克临床研究中心及杜克大学医学院)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对PROMISE随机临床试验10,003例受试者长达10.6年(中位随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针对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初始诊断测试选择——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与压力测试——在长期生存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关键发现
- 全因死亡率:CTA组14.3%(558/4996)与压力测试组14.5%(570/5007)(风险比[HR] 0.98,95%CI 0.87-1.10)
- 心血管死亡率:CTA组4.0%与压力测试组4.3%(HR 0.84,95%CI 0.67-1.05)
- CTA特异性发现:任何程度的异常(包括非阻塞性病变)均显著增加死亡风险(调整后HR 1.99-3.44,p<0.001)
- 压力测试特性:仅严重异常结果具有显著预测价值(HR 1.45,95%CI 1.10-1.91)
研究设计
这项北美193个多专科门诊中心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1174550)显示:
- 基线特征:受试者平均年龄61岁,52.7%为女性,87.6%主诉胸痛或呼吸困难
- 长期随访:通过美国国家死亡指数(NDI)确认2009-2023年间所有死亡病例,心血管死亡定义依据ICD-10 I00-I99编码
- 统计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年龄、性别、糖尿病史等协变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事件累积发生率
重要结论
- 检测方式选择:CTA与压力测试对10年全因死亡(14.4%)和心血管死亡(4.1%)无显著影响
- 风险分层差异:CTA可检测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HR 1.99)等早期病变风险,而压力测试仅在严重异常时(HR 1.45)显示显著差异
- 药物影响:90天生存期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等预防性治疗使用与检测策略无交互作用
研究意义
该研究验证了既往SCOT-HEART试验的发现,证实对于稳定型胸痛患者,检测方式的选择应侧重于风险分层能力而非预后改善。CTA提供的解剖学信息可促使更早启动预防性治疗(如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提升10%),但长期生存获益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观察。
局限性
- 研究期间(2009-2014年入组)诊断标准和技术已发生显著变化
- NDI数据库无法获取非致死性事件、药物使用等详细信息
- 缺乏长期药物使用数据的建模分析
本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心脏病学杂志》(JAMA Cardiology),DOI:10.1001/jamacardio.2025.2882。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