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显示,心电图(ECG)测试可能通过人工智能模型检测人体早衰和认知衰退现象。该发现将于洛杉矶召开的美国卒中协会国际卒中会议上发布,目前尚未在同行评审期刊发表。
研究人员指出,ECG年龄加速者群体的认知测试得分显著低于正常衰老群体。研究负责人Bernard Ofosuhene表示:"与实际年龄不同,ECG年龄反映心脏及全身组织的功能状态,可作为衰老和健康状况的指标。"该研究者系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协调员。
ECG通过捕捉心脏电活动信号生成波形图谱,研究团队据此开发出预测生物年龄的AI模型。这种生物年龄反映细胞和组织的退化程度。此前研究已证实ECG年龄可预测心脏病和死亡风险,但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尚不明确。
通过对英国生物银行63,800名40-69岁参与者(2006-2010年招募)的ECG数据和认知测试分析,研究发现:加速衰老组认知表现显著下降(24,671人),正常衰老组(15,563人)表现居中,减缓衰老组(23,566人)表现最佳。ECG年龄低于实际年龄者在8项认知测试中6项优于同龄人,而ECG年龄偏高者在6项测试中得分更低。
研究团队建议医护人员应重视ECG数据在认知诊断中的价值。Ofosuhene强调:"通过ECG数据可及早发现认知衰退风险,实现早期干预。"未来研究将探讨性别差异,并验证亚裔等更多族裔群体的适用性。
伊利诺伊大学神经学教授Fernando D. Testai指出,该研究验证了"心脑健康强关联"的科学假设。他认为ECG结合AI的评估方式相比传统认知测试更具客观性和便捷性,尤其适用于医疗资源匮乏地区。不过Testai也提出关键问题:"ECG数据能否预测未来认知衰退?这将是验证其临床价值的重要方向。"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