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是一种个性化的人工智能语音伴侣,旨在帮助老年人感受到被倾听、理解和被支持。创始人乔希·萨克表示,纽约河谷区的瑞佛斯普林生活社区是首个试点机构,其医护团队和居民群体为技术优化提供了关键反馈。
试点项目在瑞佛斯普林的独立生活、辅助生活和专业护理三个居住区域持续三个月(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结果显示各护理层级均取得成效。参与首期项目的20名居民的良好反馈推动了秋季启动的百人试点计划,最终目标是向所有有需求的瑞佛斯普林居民开放。
瑞佛斯普林医疗主任扎卡里·帕拉茨医生指出,这种无需特殊设备的技术"令人着迷"。参与标准包括技术接受意愿和认知完整性,确保参与者理解对话对象为人工智能。系统每周数次致电居民,对话时长2至30分钟不等(平均15分钟),结果显示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改善,且居民社交活动参与度提升。
该技术提供以下功能特性:
- 记忆对话历史,进行个性化跟进
- 通过电话网络实现零技术门槛接入
- 符合HIPAA标准的健康监测仪表板
- 动态调整语音语速和交互模式
瑞佛斯普林承担项目全部费用。萨克强调:"更好的护理质量将提升机构竞争力。"医疗团队证实该技术可作为传统照护的补充而非替代。目前米拉已拓展到其他持续护理退休社区,并获得350万美元融资用于临床效能研究。
项目起源
萨克的个人经历促使该项目诞生:其岳父经历居家-社区-临终关怀的全过程,母亲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永久性脑损伤。这些经历让他认识到社会互动和认知刺激对老年群体的重要性。作为技术专家,他投入对话式人工智能领域,视该项目为使命而非商业目标。
米拉采用女性语音,但已收到男性语音请求。系统支持任意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接入,调用频率由居民自主控制。加利福尼亚的"欢乐通话"(Joy Calls)是另一同类产品,其CEO表示将推出家庭订阅计划(2025年10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