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亚铁Ferrous iodin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1BG1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无机矿物质盐类铁补充剂)
  • 来源与性状
    性状: 碘化亚铁(FeI₂)通常为灰绿色至棕黑色结晶性粉末或块状物,具潮解性。暴露于空气或光照下不稳定,易被氧化成三价铁并释放碘单质(可观察到颜色变深或产生碘蒸气)。微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且不稳定。
    历史与定义: 作为铁与碘的化合物,其合成可追溯至19世纪早期无机化学研究。在医药史上,曾短暂探索其作为铁碘双重补充剂的潜力。但目前无合法上市的药用碘化亚铁制剂,其定义仅限于化学物质范畴,未被主要药典(如USP、Ph.Eur.、ChP)收载为药用物质。
  • 管理级别
    IV. 非药品(依据其无合法药用制剂现状)
    原因:

    1. 无药品注册:全球主要药品监管机构(如FDA、EMA、NMPA)均未批准碘化亚铁作为药用成分的制剂上市。
    2. 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分解的特性使其难以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安全风险:同时补充高剂量铁和碘可能带来不可控的毒性风险(如铁过载、碘诱发的甲状腺功能紊乱)。
  • 临床价值
    U(无合法临床应用药物)
    原因:

    1. 缺乏临床证据:无符合现代药物临床试验规范(GCP)的研究数据支持其治疗缺铁性贫血或碘缺乏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被更优药物替代:铁缺乏症首选稳定、安全的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碘缺乏症首选碘化钾或含碘食盐。
    3. 安全性质疑:分解产物碘单质具有刺激性、毒性和潜在致敏性;游离碘过量风险高,易干扰甲状腺功能。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基于现有权威文献,碘化亚铁无公认的核心功效和合法临床应用。
理论推测(非临床应用依据):

  • 理论上可提供铁离子(用于血红蛋白合成)和碘离子(用于甲状腺激素合成)。
  • 历史上曾有探索其用于“铁碘缺乏相关疾病”的记载,但均因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被淘汰。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重要提示:由于碘化亚铁无合法药用制剂,以下内容基于其化学性质、铁剂和碘剂的已知毒性进行理论分析,强调其不可药用性。任何尝试使用该物质的行为均存在极高风险,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避免。

  • 副作用(理论推测与潜在风险)

    1. 胃肠道毒性:铁离子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可致严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黑便甚至溃疡出血。游离碘刺激性强,加剧胃肠道反应。
    2. 碘相关毒性
      • 急性碘中毒:口腔/咽喉烧灼感、金属味、唾液腺肿胀、唾液分泌过多、腹泻、呕吐、胃痛、发热、休克。
      • 慢性碘过量:碘诱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Jod-Basedow现象)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Wolff-Chaikoff效应)、甲状腺肿、甲状腺炎。
      • 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碘过敏)。
    3. 铁相关毒性
      • 急性铁中毒(尤其对儿童致命):初始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嗜睡、代谢性酸中毒、休克;24-48小时后可能发生肝坏死、凝血障碍、肾衰竭、昏迷、死亡。
      • 慢性铁过载:器官损伤(肝纤维化/肝硬化、心肌病、糖尿病、关节病、性腺功能减退)。
    4. 其他:牙齿染色、金属味觉、潮解性导致的剂量不准确风险。
  • 禁忌与风险

    1. 绝对禁忌
      • 已知对铁或碘过敏者。
      • 非缺铁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 铁过载疾病(如血色病、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桥本氏甲状腺炎)活动期。
      •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2. 极高风险人群
      • 儿童:极小剂量即可导致致命性铁中毒。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铁和碘过量均对胎儿/婴儿有致畸或毒性风险。
      • 老年人:可能合并肝肾功能减退,增加中毒风险。
      • 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患者(加剧胃肠道刺激)。
    3. 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 铁剂相互作用:降低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甲状腺素、左旋多巴、青霉胺、锌剂等吸收;抑酸剂(PPIs、H2RA)降低铁吸收。
      • 碘剂相互作用:与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作用拮抗;锂盐增加碘致甲状腺功能减退风险;ACEI/ARB增加高钾风险;保钾利尿剂增加高钾风险。
    4. 核心风险总结
      • 化学性质不稳定:制剂难以保证,分解产物(碘单质、三价铁)毒性显著。
      • 双重元素过量风险:无法精准控制铁和碘的剂量,极易导致其中一种或两种元素过量中毒。
      • 缺乏安全监管:无药品级生产质量控制、无明确安全剂量范围、无临床使用指南。

参考文献

  1. Martindale: The Complete Drug Reference (41st Ed.). London: Pharmaceutical Press. (标准参考著作,未收录碘化亚铁作为药用物质)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Guideline: Daily iron and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in pregnant women. Geneva: WHO, 2012. (推荐标准铁剂,未提及碘化亚铁)
  3. Leung, A. M., & Braverman, L. E. (2014). Consequences of excess iodine.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10(3), 136–142. (详述碘过量的病理机制与临床后果)
  4. Toxnet - HSDB Database: Ferrous iodide.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明确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毒性风险,非药用)
  5.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 &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Databases. (公开查询确认无碘化亚铁药品上市许可)
  6. Pfeiffer, C. M., Looker, A. C., & Cogswell, M. E. (2013). Iron and folate status in the US population. In Present Knowledge in Nutrition (10th Ed.). Wiley-Blackwell. (讨论标准铁剂应用与监测,排除不稳定化合物)
  7. 中华医学会《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症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中国指南推荐成熟铁剂,未包含碘化亚铁)

重要医疗建议强调:
碘化亚铁(Ferrous Iodide)不是合法药物,其化学不稳定性和双重元素毒性使其存在不可接受的安全风险严禁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或碘缺乏症。治疗缺铁性贫血应选择国家批准的安全有效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碘缺乏症应通过加碘食盐或医生处方的碘化钾补充。任何健康问题,务必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医嘱使用合法批准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