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研究揭示短肠综合征治疗如何在细胞层面重塑肠道Longitudinal study reveals how short bowel syndrome treatment transforms the intestine at a cellular level

创新药物 / 来源:medicalxpress.com日本 - 英语2025-09-08 21:13:48 - 阅读时长2分钟 - 611字
日本研究团队通过纵向研究发现GLP-2类比物治疗短肠综合征可引起肠道生态系统重塑,包括绒毛增生、调节性T细胞增加及肠道菌群多样性提升,这为优化临床策略提供重要依据。该疗法不仅改善患者营养吸收,还通过免疫调节和菌群优化创造抗炎环境,其研究成果对免疫抑制患者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短肠综合征GLP-2类比物肠道重塑营养吸收免疫系统微生物组健康免疫调节消化系统疾病肠功能管理
纵向研究揭示短肠综合征治疗如何在细胞层面重塑肠道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儿外科研究团队近期在《临床研究洞察》期刊发表突破性研究,揭示GLP-2类比物(如Teduglutide)治疗短肠综合征(SBS)时引发的肠道微观变化。该研究通过纵向追踪5名男性患者一年疗程,采用单细胞RNA测序和核糖体RNA测序技术,系统解析治疗过程中肠道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及微生物组的动态演变。

研究显示,治疗促使营养吸收结构发生显著重构:绒毛高度增加38%,隐窝深度扩展27%。免疫系统呈现双向调控效应,调节性T细胞比例提升42%,促炎性Th2细胞减少65%。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免疫相关基因(MCH I/II)表达细胞减少,而营养吸收特化细胞(肠上皮Top2簇)扩增2.1倍。

在微生物组层面,治疗后α多样性指数提升19%,短链脂肪酸产生菌丰度增加41%。临床数据显示患者体重平均增长7.2kg,静脉营养依赖降低58%,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改善达正常值的82%。这些变化表明GLP-2类比物通过重塑肠道免疫稳态和微生物生态,创造有利于营养吸收的肠道环境。

研究通讯作者渡边优树副教授指出,这是首次在人体层面系统性验证GLP-2类比物的作用机制,其揭示的肠道适应性变化规律对改进临床方案具有指导意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免疫调节效应可能为器官移植等免疫抑制状态患者的肠功能管理提供新思路。未来研究将重点解析该疗法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分子调控机制,并探索其在炎症性肠病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潜力。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