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式将在本文中详尽阐述。本文由拥有20年临床经验的手法治疗医师古京·奥列格·维克托罗维奇撰写,经文学编辑薇拉·瓦西娜、科学编辑尼基塔·格拉先科及主编玛格丽塔·季洪诺娃共同审校。
古京·奥列格·维克托罗维奇
手法治疗医师 | 从业20年
"古京神经科诊所"
彼尔姆中心诊所
疾病定义及病因
椎间盘突出(Disc protrusion)是指椎间盘部分超出其生理位置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颈部和腰部疼痛,胸椎部位较少见。疼痛通常在活动时加重并向四肢放射。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能出现肢体麻木、刺痛感及肌肉无力等症状。
椎间盘突出的特征在于突出部分的宽度或长度小于椎间孔出口。此外,突出部分与椎间盘主体保持连接。该病症常被视为更严重疾病(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脱出)的前兆,后者突出部分大于椎间孔出口。
发病率
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脊柱疾病,虽然尚无精确统计数据,但每年约有5-20例患者因椎间盘突出或突出症就诊(每千名成年人)。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
病因分析
主要致病因素包括:
- 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 外伤
- 不良姿势
- 久坐工作(办公室职员发病率较高)及单侧肢体负荷工作(如理发师、牙医)
- 快速动作(网球运动员、足球运动员、建筑工人)
- 重复性单一动作(工厂流水线作业)
- 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脊柱侧凸)
- 遗传病(如Schmorl结节病)
- 髋膝关节骨关节炎
- 扁平足
- 肥胖
- 压力
- 椎周肌肉供血障碍
临床症状
初期常无明显症状,当椎间盘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末梢时才出现症状。典型表现包括:
- 不适感:首发症状常为肌肉紧张和僵硬,影响颈部或腰部活动。这种限制多为暂时性,但体力活动、久坐或姿势不良时会加重。
- 疼痛:表现为锐痛或钝痛,可沿受损神经放射至四肢及臀部。根据受累神经不同,疼痛可出现在不同部位,严重时可能演变为持续性剧痛。
神经损伤部位与疼痛分布关系图
- 运动诱发疼痛加剧:弯腰、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增加椎间盘压力)
- 感觉异常:出现肢体麻木、刺痛或"蚂蚁爬行"感,可能为暂时性或持续性
- 肌力减弱:伴随步态不稳,提示神经信号传导受阻,属严重并发症需立即治疗
患者常将症状归咎于疲劳或年龄因素,建议症状持续一周以上应尽早就医。
病理机制
脊柱由椎体构成,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发挥减震作用。椎间盘由外层纤维环和内层髓核组成。纤维环包裹髓核,后者主要由水和胶原纤维构成。
随着年龄增长或受其他因素影响,椎间盘弹性下降。纤维环逐渐变薄破裂,髓核移位压迫周围组织。主要发病机制包括:
- 退行性病变:自然老化导致缓冲能力下降
- 外伤:搬运重物或创伤加速退变
- 姿势与生活方式:久坐、缺乏运动及肌力不足加重脊柱负担
椎周肌筋膜失衡是重要因素。慢性肌肉紧张或无力导致负荷不均,引发退行性变。错误运动模式(如错误坐姿、单侧用力)造成椎间盘持续受损,形成恶性循环。
分型与分期
根据形态分型:
- 环形突出:椎间盘均匀环形突出
- 弥散性突出:椎间盘不规则多向突出
- 背侧突出:压迫脊髓及神经根
- 侧方突出:椎体中线侧方移位
- 椎间孔突出:压迫椎间孔内穿行的神经根
按解剖位置分:
- 颈椎突出:颈部、肩部及上肢疼痛
- 胸椎突出:胸痛
- 腰椎突出:腰痛伴坐骨神经痛
按突出程度分:
- 小型(<4mm)
- 中型(4-6mm)
- 大型(>6mm)
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包括:
- 椎间盘突出症: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脱出
- 神经根病变:神经传导障碍导致感觉异常
- 马尾综合征:罕见但需紧急处理的严重并发症
- 慢性疼痛: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
诊断方法
建议就诊神经科医生。诊断流程包括:
- 病史采集:症状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
- 体格检查:评估脊柱活动度、反射及步态
- 影像学检查:
- MRI(首选方法)
- CT(MRI禁忌时使用)
- 肌电图(评估神经传导)
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根据突出程度、症状及健康状况制定,包括药物治疗、手法治疗、牵引治疗及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 肌肉松弛剂
- 镇痛药
- 糖皮质激素(难治性疼痛)
手法治疗
专业手法治疗师通过轻柔操作恢复脊柱活动度,改善血液循环。
牵引治疗
包括主动牵拉训练及器械牵引。PNF牵拉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等现代技术效果显著。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时)
- 射频消融术
-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
- 微创椎间盘切除术
- 开放式椎间盘切除术
康复与预后
术后或急性期后需进行康复治疗:
- 运动疗法(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力)
- 按摩(术后2个月开始)
- 物理治疗(超声波、磁疗等)
及时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坚持康复训练患者预后良好。
预防措施
预防策略包括:
- 规律锻炼(增强脊柱稳定性)
- 控制体重(BMI维持在18.5-25)
- 保持正确姿势
- 科学搬运重物(屈膝直背姿势)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