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风属于危及生命的急症,当脑部血流受阻或发生颅内出血时可能致命,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若怀疑自身或他人发生中风,请立即拨打911。应用BE FAST口诀可快速识别症状。
医学定义
中风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引发的急症。医疗机构常将此称作脑血管意外(CVA)或脑攻击。全球范围内,中风是第二大死亡原因,美国则位列第五位致死因素。及时诊治可显著提升生存率,每延迟治疗一分钟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临床表现与病因
典型症状
症状表现取决于受累脑区:
- 失语症(言语障碍)
- 视力模糊/复视
- 意识混乱/躁动
- 昏迷
- 眩晕/前庭功能障碍
- 突发剧烈头痛
- 面部单侧肌力下降
- 共济失调
- 短期记忆丧失
- 情绪波动
- 恶心呕吐
- 颈项强直
- 晕厥
- 癫痫发作
- 构音障碍
- 感觉功能骤降
- 单侧面部及肢体瘫痪
症状持续时间
缺血性中风的脑组织损伤持续时间取决于血流恢复速度。脑细胞缺氧超过6分钟将出现不可逆损伤,可能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及时恢复血流可降低永久损伤风险。
即时识别法(BE FAST)
- 平衡:突发步态不稳
- 视力:单眼/双眼视力骤降
- 面部:微笑时面部单侧下垂
- 上肢:双臂平举时单侧下垂
- 言语:言语含糊或词汇表达困难
- 时间:立即记录发病时间并呼叫急救
病理分类
- 缺血性中风
- 动脉粥样硬化
- 心房颤动(伴睡眠呼吸暂停)
- 凝血功能障碍
-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室间隔缺损)
- 脑小血管病
- 出血性中风
- 脑动脉瘤
- 脑肿瘤
- 高血压(持续性/急性升高)
- Moyamoya病
过渡状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作为"小中风",TIA症状在24小时内消退,但预示未来7天内发生完全性中风风险高达10%-15%,需立即就医。
高危因素
- 年龄>65岁
- 吸烟/电子烟使用
- 非法药物使用
-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 偏头痛病史
- 酗酒
- 新冠病毒感染
诊断与检查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
- 血液生化检测
- 头颅CT(快速识别出血性中风)
- 脑电图(癫痫监测)
- 心电图(心源性栓塞筛查)
- 头颅MRI(显示缺血性病灶)
治疗策略
急性期治疗
- 缺血性中风
- 静脉溶栓(阿替普酶,发病4.5小时内)
- 机械取栓(发病6-24小时内,影像学指导)
- 血压控制(目标<185/110mmHg)
- 出血性中风
- 止血药物(重组活化凝血因子VII)
- 降颅压治疗(甘露醇/机械通气)
- 神经内镜清除术
康复治疗
- 认知康复(改善记忆/注意力)
- 职业治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 物理治疗(肌力恢复/平衡训练)
- 言语治疗(语言功能重建)
预后评估
总体生存率因中风类型而异:
- 缺血性中风30天死亡率10-20%
- 出血性中风30天死亡率30-50%
康复周期个体差异显著,多数患者需3-6个月恢复基础功能。
二级预防
-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降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血压控制(目标<130/80mmHg)
- 戒烟限酒
- 膳食调整(DASH饮食)
生活管理
中风幸存者需:
- 严格遵医嘱服药
- 每3个月复查脑血管影像
- 监测抑郁/焦虑情绪(建议采用PHQ-9量表筛查)
- 识别复发征兆(突发单侧无力、言语障碍等)
紧急情况处理
出现以下并发症需立即急诊:
- 深静脉血栓形成
- 心肌梗死
- 吸入性肺炎
- 肺栓塞
- 癫痫持续状态
临床建议
建议患者向主治医生咨询:
- 中风具体类型
- 潜在后遗症
- 个体化康复方案
- 日常监测要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