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审阅:Nancy Hammond 医学博士 — 撰写:James McIntosh — 更新时间:2025年9月1日
中风是由于大脑供氧中断引发的医疗紧急事件。典型症状包括面部下垂、言语障碍和手臂无力。当血栓阻塞或血管破裂导致脑部供血中断时,脑细胞会因缺氧和营养不足而坏死。作为影响大脑供氧血管的脑血管疾病,未经及时救治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
这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尽管多数中风可治疗,但部分病例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下文将深入解析中风类型、症状成因、治疗方案等核心信息。
中风类型
主要有三种类型:
- 缺血性中风:占所有病例的87%,由血栓阻断大脑供血引起
- 出血性中风:因血管破裂导致,常见诱因为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AVMs)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部供血短暂中断的"小中风",症状通常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
典型症状
中风症状常突发显现,主要包括:
- 认知障碍(言语困难、理解能力下降)
- 头痛伴意识改变或呕吐
- 单侧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无力
- 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
- 步态不稳(眩晕、协调能力丧失)
"FAST"识别法:
- 面部下垂:微笑时单侧面部是否下垂?
- 手臂无力:双臂上举时是否单臂下坠?
- 言语障碍:重复简单句子时是否口齿不清?
- 及时就医:出现任一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致病因素
主要风险因素包含:
- 超重/肥胖
- 55岁以上
- 中风家族史
- 高血压
- 糖尿病
- 高胆固醇
- 心脏病/颈动脉疾病
- 缺乏运动
- 过量饮酒
- 吸烟
缺血性中风
由脑动脉阻塞或狭窄引发,血栓可能源自脑血管或其他部位。脂肪斑块沉积是常见诱因。
出血性中风
脑血管破裂导致颅内压升高并损害脑组织。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 高血压
- 动脉瘤
- 动静脉畸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显示:未接受治疗的TIA患者中,33%一年内会发展为重大中风,10-15%在3个月内复发。
诊断方法
黄金救治窗口期需通过:
- CT扫描:显示脑部出血、肿瘤等病变
- MRI扫描:检测脑组织损伤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造影观察血流异常
- 心电图(EKG):排查心源性血栓
- 血液检测:评估凝血功能及感染指标
治疗方案
缺血性中风
- 溶栓药物(tPA,需在症状出现4.5小时内使用)
- 阿司匹林替代方案
- 血栓切除术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通过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溶解血栓,是当前最有效的溶栓药物。
出血性中风
治疗重点:
- 控制颅内压
- 稳定血压
- 预防癫痫
- 血管修复手术(动脉瘤夹闭、栓塞术)
- 必要时输血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需立即采取:
-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 抗凝治疗
- 降压/降脂药物
- 颈动脉手术
康复治疗
综合康复方案包含:
- 语言治疗:改善言语产出和理解能力
- 物理治疗:恢复运动协调功能
- 职业治疗:重建日常生活能力(洗漱、烹饪等)
- 心理支持:通过互助小组应对抑郁等心理问题
- 家庭支持:亲友提供实质性帮助
预防措施
通过以下方式降低风险:
- 每日5种果蔬摄入
- 保持健康体重
- 规律有氧运动
- 戒烟限酒
- 管理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
- 必要时手术干预(心脏/颈动脉手术)
总结
三大类型中风均因脑供氧中断引发,典型症状为面部不对称、肢体无力、言语障碍。早期识别和紧急救治至关重要,治疗方案需根据类型选择溶栓药物、抗凝治疗或手术干预。通过控制风险因素、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中风复发。如有相关健康疑虑,应及时就医制定个体化预防方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