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乳腺癌药物存在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Life-Saving Breast Cancer Drug Has a Rare but Serious Side Effect

创新药物 / 来源:scitechdaily.com德国 - 英语2025-09-08 11:52:24 - 阅读时长2分钟 - 696字
柏林健康研究所联合国际团队发现,乳腺癌药物他莫昔芬通过直接激活PI3K信号通路增加子宫癌风险,挑战了传统疗法相关癌症的认知模型。该发现为个性化预防策略奠定基础,同时证实药物作用可替代基因突变驱动肿瘤发展。
健康乳腺癌药物他莫昔芬子宫癌风险PI3K信号通路药物副作用治疗安全性个性化预防药物安全性评估
救生乳腺癌药物存在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

研究背景

由柏林健康研究所Kirsten Kübler教授联合麻省理工、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乳腺癌药物他莫昔芬增加子宫癌风险的分子机制。该研究证实,他莫昔芬能直接激活PI3K信号通路——这是自发性子宫癌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从而推翻了学界对此类疗法相关癌症的传统认知模型。

核心突破

自1970年代以来,他莫昔芬作为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药物,已挽救数百万患者生命。尽管临床疗效显著,其与子宫癌风险上升的关联性虽罕见却长期存在争议。本次研究发现:

  • 在自发性子宫癌中常见的PIK3CA基因突变(激活PI3K通路)在他莫昔芬相关病例中显著减少
  • 药物本身直接激活PI3K通路,绕过基因突变需求驱动肿瘤形成

Kirsten Kübler教授指出:"这是首次证明药物可直接激活促癌信号通路,并在分子层面解释为何高效抗癌药可能在其他组织中促进肿瘤。这相当于为子宫癌提供了'免钥匙启动'"。

临床意义

尽管他莫昔芬治疗导致子宫癌的总体风险极低(绝对获益远大于风险),但该发现为提升治疗安全性开辟新路径:

  1. 提供生物医学解释,解决长期医学谜题
  2. 为个性化预防和干预策略奠定基础
  3. 提示需监测其他药物是否存在类似机制副作用

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探索其他药物是否通过相似机制引发副作用。本研究发表于2025年8月22日《自然遗传学》期刊,为药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全新范式。

研究来源

Kirsten Kübler教授团队等38位研究人员联合完成

《自然遗传学》期刊

DOI: 10.1038/s41588-025-02308-w(已移除URL链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