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癌细胞对治疗反应及耐药性的关键特征Study Identifies Key Features of Cancer Cell Response and Resistance to Treatment | Newswise

创新药物 / 来源:www.newswise.com美国 - 英语2025-09-01 17:03:00 - 阅读时长2分钟 - 689字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绘制出全球首个前列腺癌小鼠细胞图谱,揭示雄激素剥夺疗法耐药机制。该研究发现AP-1和Klf基因家族在治疗耐药中起关键作用,其基因活动性升高20倍以上,为开发针对晚期前列腺癌的新型靶向疗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研究团队已计划将该技术体系扩展至人体组织研究,以建立更全面的治疗反应预测指标体系。
前列腺癌治疗反应耐药性单细胞技术小鼠模型细胞图谱雄激素剥夺疗法肿瘤进化机制靶向疗法治疗反应预测指标库创新治疗靶点
研究揭示癌细胞对治疗反应及耐药性的关键特征

前列腺癌是男性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早期患者对治疗反应良好,但约30%患者会进展为侵袭性致死型。近日,密歇根大学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突破性研究,通过整合单细胞RNA测序、单细胞多组学和空间转录组技术,构建了全球首个前列腺癌小鼠模型细胞图谱。

这项由美国国防部等六项国家级基金资助的研究发现,雄激素剥夺疗法会重塑小鼠前列腺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激活应激反应和新生细胞发育通路。研究团队发现AP-1和Klf基因家族的20余个基因活动性显著升高,其中耐药患者体内同源基因的表达水平是普通患者的15-20倍。

"这是首次将三种尖端技术整合应用于前列腺癌治疗反应研究,"项目负责人、泌尿外科助理教授Sethu Pitchiaya指出,"通过比对人类公开基因数据,我们确认了小鼠与人类前列腺疾病的同源性特征。"该图谱揭示的肿瘤进化机制为开发新一代靶向疗法提供了关键线索,可帮助解决晚期前列腺癌的耐药难题。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Arul Chinnaiyan教授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前列腺细胞类型的隐藏多样性,更确定了癌细胞适应雄激素剥夺疗法的存活机制。"研究团队正探索将该技术体系扩展至人体组织样本,旨在建立更完整的治疗反应预测指标库和创新治疗靶点。

研究团队已创建的"去势抵抗细胞图谱"(Cellular cartography)技术平台,可精确追踪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类型变化。尽管目前发现的多个靶点存在药物开发难度,团队正通过新型生物技术推进相关抑制剂的研发进程。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