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特异性抗体IBI363启动全球三期临床试验,针对免疫治疗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Phase 3 Trial Initiated for Novel Bispecific Antibody in NSCLC

环球医讯 / 创新药物来源:www.targetedonc.com美国 - 英语2025-08-25 23:27:25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59字
信达生物研发的PD-1/IL-2α偏倚双特异性抗体IBI363已启动全球三期临床试验,旨在为免疫治疗耐药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新疗法。该试验基于前期显示50%客观缓解率的积极数据,将评估单药治疗方案在600名多国患者中的疗效,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该药物已获美国FDA快速通道和中国NMPA突破性疗法认定。
双特异性抗体IBI363免疫治疗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全球三期临床试验抗肿瘤活性双重免疫应答难治性恶性肿瘤长期生存获益
新型双特异性抗体IBI363启动全球三期临床试验,针对免疫治疗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

信达生物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IBI363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开展全球三期临床试验,这是首个针对免疫治疗耐药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全球性研究。这种PD-1/IL-2α偏倚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将作为单药疗法,用于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和抗PD-1/PD-L1免疫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

耶鲁癌症中心副主任兼医学肿瘤学与血液学主任Roy S. Herbst教授在新闻稿中指出:"肺癌仍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主要比例。虽然免疫疗法显著改善了部分患者的生存,但对无驱动基因突变且对免疫治疗无效的患者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Herbst教授补充道:"IBI363的临床研究显示令人鼓舞的结果。初步试验表明该药物不仅能让部分患者实现肿瘤缓解,还能使多数患者实现疾病稳定,显示出持久的抗肿瘤活性。相较于传统化疗,IBI363在客观缓解率(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均具潜在优势。"

这项名为MarsLight-11的多区域随机对照研究将招募约600名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日本的患者。试验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该IND申请获得批准前,FDA已就II期临床试验结束(EOP2)会议就III期方案的剂量选择和研究设计达成共识。此前该药物已获FDA快速通道认定和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突破性疗法认定。

关于IBI363

IBI363通过同时阻断PD-1/PD-L1通路和激活IL-2通路实现双重免疫应答。其IL-2结构域经工程化改造,可选择性结合IL-2Rα,同时最小化与IL-2Rβ和IL-2Rγ的结合,旨在降低传统IL-2治疗相关的系统性毒性。双特异性抗体的PD-1结合臂兼具双重功能:阻断PD-1检查点并直接将IL-2递送至共表达PD-1和IL-2α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实现更精准有效的T细胞刺激。

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的1b/2期研究数据显示,IBI363在高未满足治疗需求的患者群体中显示良好临床活性,包括免疫治疗耐药肺癌、肢端黑色素瘤、黏膜黑色素瘤和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这些发现支持该药物的双重免疫激活机制及其在难治性恶性肿瘤中的广泛应用潜力。

1期临床试验(NCT05460767)的疗效数据显示,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的18名鳞状NSCLC患者接受3mg/kg剂量治疗后,50.0%的客观缓解率和88.9%的疾病控制率令人瞩目。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在分析时仍未达到。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不受PD-L1表达水平影响,提示其对"冷肿瘤"(PD-L1低表达或不表达)患者群体可能具有独特优势。

IBI363全球三期临床试验的启动标志着针对免疫治疗耐药鳞状NSCLC有限治疗选择的重大突破。若研究成功,这种双机制治疗模式可能为全球患者带来更优的长期生存获益。正在进行的临床开发计划展现了最大化该药物在多种难治性癌症中治疗潜力的全面策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