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基于十年注册数据的研究,尽管夏令时(DST)常被认为有害,但其与急性心肌梗死(MI)发病率上升或更差的院内治疗结果无直接关联。
来自1,124家医院的数据显示,在春秋季时间调整前后,每周约有28,000人因急性MI接受治疗。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Jennifer Rymer及其团队在《JAMA网络开放》期刊中指出,调整后的院内死亡率、中风及其他临床结果在心脏发作病例中均未检测到差异。
研究团队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关于AMl(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与夏令时关联的最大规模分析。仅在2020年春季夏令时后一周出现AMl显著增加,这与新冠疫情初期时间重叠。" 这一结论与此前较小规模研究显示春季夏令时后AMl发病率上升的结果形成对比。
尽管夏令时在欧美多国普及,其时间调整可能造成睡眠紊乱,并与交通事故和医疗错误增加相关,但近十年对168,870例AMl患者的分析未显示睡眠时间变化与发病率的关联。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源于更广泛的样本量,或反映医疗实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研究同时指出,AMl患者二级治疗的显著改善,以及数字化时代工作时间界限模糊,可能削弱了1小时睡眠差异对临床结果的影响。
目前,美国国会终止半年度时间调整的立法(《阳光保护法案》)仍处停滞状态。美国医学会和美国睡眠医学会虽支持终止时间转换,但更倾向全年保持标准时间。
研究数据覆盖2013-2022年期间,患者中位年龄65岁,女性占33.8%。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占38%,13%合并心力衰竭,4%出现心源性休克,84%以上为白人患者。研究者强调回顾性观察研究存在潜在混杂因素。
该研究由美国心脏病学会国家心血管数据注册中心提供支持。Jennifer Rymer声明获得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资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