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AI医疗设备召回与FDA监管流程缺陷相关Study links AI medical device recalls to gaps in FDA regulatory process

AI与医疗健康 / 来源:www.medicaldesignandoutsourcing.com美国 - 英语2025-08-23 19:02:20 - 阅读时长2分钟 - 742字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与耶鲁大学团队研究显示,美国FDA批准的950款AI医疗设备中,53.2%来自上市企业却占据90%召回事件,其中小市值上市公司临床验证缺失率高达96.9%。研究揭示510(k)许可途径存在重大漏洞,48.6%的AI设备在获批首年即被召回,且临床验证缺失设备召回率是传统器械的5.9倍。同期《柳叶刀》研究证实医生过度依赖AI会导致结肠镜检查技能退化,2024年研究更揭露83%的AI/ML医疗设备审批未提供患者年龄数据,种族信息缺失加剧算法偏见。
AI医疗设备FDA监管产品召回临床试验上市后监管技能退化算法偏见误诊风险健康
研究指AI医疗设备召回与FDA监管流程缺陷相关

根据最新研究显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批的AI医疗设备中,上市公司开发的产品召回率显著偏高。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与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对截至2024年底FDA批准的950款AI医疗设备进行分析发现,超半数设备(53.2%)来自上市公司,但这些企业却引发90%以上的召回事件。数据显示,上市公司产品的召回概率是私营企业的5.9倍。其中,小市值上市公司临床验证缺失率高达96.9%,大型上市公司为77.7%,私营企业则为40%。

"这种召回集中现象值得警惕。"约翰霍普金斯凯里商学院教授戴廷龙指出,"上市公司占据53%的市场份额却导致近乎全部召回,说明现行监管体系存在系统性风险。"

研究特别指出FDA的510(k)许可途径存在重大缺陷。该程序允许设备通过与现有产品实质等同性审查而免于临床试验,但48.6%的AI设备在获批首年即被召回,是传统器械召回率的两倍。"当AI设备完全未经人体测试就上市,实际上是在让患者承担实验风险。"戴教授强调。

研究团队建议采取三大改进措施:1)强制要求上市前临床试验;2)采用限期许可制度,要求企业提交真实世界数据;3)强化上市后监管。同期《柳叶刀》子刊研究佐证了AI医疗设备的潜在风险:医生在常规使用AI辅助后,独立操作时息肉检出率下降显著,证实"技能退化"现象存在。

2024年发表于《npj数字医学》的研究进一步揭露监管盲区。对1995-2023年间获批的692款AI/ML医疗设备的分析显示:83%未报告患者年龄数据,96%缺失种族信息,仅7%开展上市后研究。这种人口统计学数据缺失正在加剧医疗AI的算法偏见,导致少数族裔群体面临更高误诊风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