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16z的Vijay Pande探讨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变革Talking AI with A16z’s Vijay Pande

环球医讯 / AI与医疗健康来源:www.genengnews.com美国 - 英语2025-08-26 07:35:58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03字
本文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生物医药领域,涵盖AI在靶点识别、药物研发、临床试验优化及个性化医疗中的应用前景。作者通过与A16z生物健康基金创始合伙人Vijay Pande的对话,分析了AI技术突破对制药行业的影响,揭示了生成式AI在分子设计和抗体开发中的创新潜力,同时比较了中美AI医疗投资生态差异,并预测了FDA等监管机构将如何适应AI技术变革。文中引用Recursion、insitro等典型案例,阐释AI如何助力降低80%临床试验失败率这一行业痛点。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医疗健康AI重构靶点识别药物开发临床试验生成式AI监管政策未来趋势医疗成本控制临床试验改革
与A16z的Vijay Pande探讨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变革

与A16z的Vijay Pande探讨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变革

Vijay Pande博士,安德森·霍洛维茨风险投资公司(A16z)生物健康基金创始合伙人兼普通合伙人指出,美国当前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竞赛中虽处领先地位,但这一优势可能随时面临逆转风险。他在1月28日发布推文强调:"我们暂时保持领先,但随时可能输掉这场AI竞赛,这将对新的世界秩序产生严重后果。"

安德森·霍洛维茨公司近日宣布与礼来制药合作成立规模达5亿美元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风险投资基金,重点支持生物制药和医疗健康领域的AI创新。该基金声明强调将"采取长期视角推动颠覆性企业充分发挥生物科学、工程技术与AI能力的潜力"。

AI重构医疗健康三大核心议题

在与《GEN Edge》的深度对话中,Pande博士系统阐述了AI技术如何破解医疗健康领域的成本、质量与可及性三大核心挑战:"AI不仅能通过医学考试展现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能通过数字化手段突破传统医疗资源的时空限制。特别是在疾病预防领域,AI的规模化应用潜力尤为显著——就像随时待命的口袋医生,持续指导用户的健康决策。"

关于AI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Pande博士将其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1. 靶点识别:通过解析人类生物学机制精准定位治疗靶点(如insitro等企业应用的AI技术)
  2. 药物开发:运用生成式AI进行分子设计和抗体优化(Genesis Therapeutics、BigHat Biosciences等公司实践)
  3. 临床试验:利用AI提升患者招募、疗效预测等环节效率(Formation Bio等企业的创新实践)

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

针对生成式AI的应用前景,Pande特别指出:"在抗体开发领域,由于蛋白质骨架结构的约束特性,生成式AI有望率先取得突破。相较于无限扩展的化学空间,抗体空间具有更明确的结构边界,这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理想场景。"

关于中美AI竞赛的对比,Pande博士强调了美国在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势:"A16z与礼来合作的5亿美元基金印证了生物制药领域AI创新的商业价值。虽然DeepSeek宣称仅花费558万美元完成大模型开发,但这更像是市场宣传策略,美国科技巨头在AI基础建设上的投入已超数千亿美元。"

监管与政策展望

在讨论FDA对AI技术的适应性时,Pande博士表示:"我们尚未看到任何阻碍AI发展的监管措施。相反,FDA正积极筹备应对AI技术提交的审批申请,甚至内部也在探索应用AI技术来应对技术浪潮。"

对于行业整合趋势,Pande分析道:"虽然Recursion收购Exscientia是AI领域罕见的并购案例,但参照生物制药行业历史,大型药企最终将通过并购获取核心技术。当前AI企业与制药巨头的关系就像互联网初期的技术供应商,最终将演变为生态融合。"

未来趋势预测

Pande博士创造性地将AI发展类比互联网革命:"就像人们曾质疑网购宠物食品的可行性,如今AI正在打破传统医疗的固有模式。预计未来五年内,AI辅助诊疗将在临床实践、企业盈利模式和医疗成本控制三个维度率先显现成效。当AI技术从稀有资源转变为基础设施,将引发整个医疗健康领域的范式转移。"

他特别强调临床试验改革的经济价值:"若能通过AI将药物临床试验成功率从20%提升至30%,每年将节约数百亿美元研发成本。虽然这种转变在药物设计领域可能滞后显现,但医疗服务端的效果将更为直观。"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