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一种传染病吗?I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 infectious disease?

心脑血管 / 来源:medicaldialogues.in芬兰 - 英语2025-09-05 17:33:46 - 阅读时长2分钟 - 827字
芬兰与英国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心肌梗死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存在口腔细菌形成的生物膜,当生物膜被激活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斑块破裂,为心脏病治疗开辟了疫苗研发等新方向。该发现颠覆了传统上认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引发冠心病的认知,提供了通过预防感染干预心血管疾病的新可能。
心肌梗死传染性冠心病细菌生物膜炎症反应血栓诊断治疗疫苗预防心脏健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心肌梗死是一种传染病吗?

芬兰和英国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证实心肌梗死可能具有传染性。这项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心肌梗死发病机制的传统认知,并为诊断、治疗乃至疫苗研发开辟了全新方向。

最新研究显示感染可能触发心肌梗死。通过多种先进技术发现,在冠心病患者的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长期潜伏着由细菌形成的胶状无症状生物膜。这些生物膜内的休眠细菌因其基质屏障特性,能够同时规避人体免疫系统和抗生素攻击。

当遭遇病毒感染或其他外部刺激时,生物膜会被激活导致细菌增殖并引发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可破坏斑块纤维帽的稳定性,进而形成血栓最终引发心肌梗死。

项目负责人Pekka Karhunen教授指出,此前学界普遍认为冠心病发展仅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触发,这种物质会被机体识别为外来结构。"虽然长期以来怀疑细菌与冠心病有关联,但一直缺乏直接确凿证据。我们的研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检测到多种口腔细菌的遗传物质。"Karhunen解释道。

研究团队通过开发针对特定细菌的抗体验证发现,该抗体现在能够识别动脉组织中的生物膜结构。在心肌梗死病例中观察到生物膜释放的细菌,这些细菌触发了人体免疫反应,最终导致富含胆固醇的斑块破裂。

这项突破为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创新策略,同时推进了通过疫苗预防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可能性。研究由坦佩雷大学、奥卢大学、芬兰健康与福利研究所和牛津大学联合开展。组织样本来自突发心脏骤死者遗体以及接受颈动脉和外周动脉清洁手术的患者。

参考文献:

Pekka J. Karhunen, Tanja Pessi, PhD, Sohvi Hörkkö,《Viridans Streptococcal Biofilm Evades Immune Detection and Contributes to Inflammation and Rupture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美国心脏协会期刊,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