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临床复杂性:欧洲与亚洲队列差异风险特征探究Clinical Complexit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Exploring Differential Risk Profiles from European and Asian Cohorts | EP Europace | Oxford Academic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academic.oup.com英国 - 英语2025-09-21 12:38:27 - 阅读时长2分钟 - 919字
本研究对欧洲和亚洲心房颤动注册研究进行事后分析,定义临床复杂性为CHA₂DS₂-VASc评分≥2分且满足至少一项附加条件(年龄≥75岁且体重指数<23、慢性肾脏疾病或既往重大出血)。研究发现19.9%的心房颤动患者符合临床复杂性标准,亚洲患者表现出独特临床特征,接受口服抗凝剂和节律控制治疗的比例显著低于欧洲患者,且临床复杂性与全因死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重大出血风险增加独立相关,其中复合终点超额风险在亚洲人群中更为突出,提示亚洲人群对临床复杂性的易感性更高,这一发现对优化不同种族心房颤动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心房颤动临床复杂性种族差异口服抗凝剂节律控制全因死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重大出血亚洲患者欧洲患者
心房颤动患者临床复杂性:欧洲与亚洲队列差异风险特征探究

摘要

背景与目的

心房颤动(AF)中的临床复杂性(CC)反映了增加血栓栓塞和出血易感性的重叠风险因素。临床复杂性在不同种族间的表达差异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方法

我们对EORP-AF和APHRS-AF注册研究进行了事后分析。临床复杂性定义为CHA₂DS₂-VASc评分≥2分,同时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条件:(i)年龄≥75岁且体重指数<23 kg/m²,(ii)慢性肾脏疾病,或(iii)既往重大出血。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确定了临床复杂性、口服抗凝剂(OAC)使用和节律控制的预测因子。主要终点是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复合终点,MACE定义为心血管死亡、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血栓栓塞事件。次要终点包括各单项终点及重大出血。我们使用Cox回归模型评估了相关性。

结果

在14,055名患者中,2,794名(19.9%)符合临床复杂性标准(平均年龄77±9岁;46%为女性)。与欧洲患者相比,具有临床复杂性的亚洲患者表现出独特的临床特征,接受口服抗凝剂治疗(比值比0.75,95%置信区间0.57–1.01)或节律控制治疗(比值比0.53,95%置信区间0.41–0.69)的可能性较低。临床复杂性与复合终点风险增加独立相关(风险比1.55,95%置信区间1.35–1.77)、全因死亡(风险比1.65,95%置信区间1.42–1.93)、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比1.50,95%置信区间1.26–1.80)、心血管死亡(风险比1.81,95%置信区间1.40–2.36)以及重大出血(风险比2.02,95%置信区间1.47–2.77)。复合终点的超额风险在亚洲患者中(风险比2.28,95%置信区间1.57–3.32)高于欧洲患者(风险比1.51,95%置信区间1.31–1.75;交互作用p值=0.036)。

结论

在具有临床复杂性的心房颤动患者中,亚洲入组患者在临床特征、管理策略和结局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表明亚洲人群对临床复杂性的易感性更高。

图示摘要

临床复杂性、心房颤动、种族差异、节律控制、口服抗凝剂

作者说明

Andrea Galeazzo Rigutini和Tommaso Bucci贡献相当。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