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群系的重要性Microbiome matters – EvolutionMedicine

硒与微生态 / 来源:evolutionmedicine.com美国 - 英语2025-09-10 19:42:40 - 阅读时长2分钟 - 582字
文章探讨了微生物群系在疾病中的作用争议,通过最新研究揭示非抗生素药物对微生物群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他汀类降脂药和抗组胺药会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增加沙门氏菌感染风险。研究强调定植抗性作为进化适应性指标的重要性,指出微生物群系研究需重视非抗生素药物的潜在干扰,并建议关注多药联用对感染易感性的影响。这些发现为理解药物与微生物互作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微生物群系健康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非抗生素药物肠道菌群沙门氏菌感染慢性炎症
微生物群系的重要性

过去十年间,关于微生物群系特征重要性的思考持续引发关注。一方面,无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微生物群系对生理机能具有强大影响,在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均显示出因果作用。另一方面,人类研究却呈现高度不一致的结论。例如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研究中,患者群体未显示微生物群系结构的整体改变或特定菌种的稳定差异。

最新研究聚焦沙门氏菌伤寒血清型(S.Tm)定植抗性,发现非抗生素类药物(如降脂药辛伐他汀和抗组胺药特非那定)会改变肠道菌群。这些药物抑制有益共生菌并促进γ-变形菌门增殖,后者包含大肠杆菌、脑膜炎奈瑟菌等重要病原体。实验显示非抗生素药物使用增加了沙门氏菌感染风险,这对服用多种药物的人群具有重要启示。

研究认为宿主可能通过增强先天免疫应对感染易感性,但这种代偿机制会引发慢性炎症。建议微生物群系研究需重视非抗生素药物的干扰效应,因其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混杂和个体差异。定植抗性作为进化适应性指标,应当获得更多研究关注。

参考文献:

阿尔科克 J.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微生物群系:机制与机遇. 《当代肺科医学观点》. 2025年9月. DOI: 10.1097/MCP.0000000000001211

Grießhammer 等人. 非抗生素类药物破坏肠道病原体定植抗性. 《自然》. 2025年. 644卷 497-505页.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