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嗅觉丧失、面部疼痛和鼻塞困扰着全球10%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这种被科研长期忽视的疾病对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近期针对鼻腔微生物群的研究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英国嗅觉味觉公益机构首席执行官邓肯·博克描述:"这种病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呼吸不畅、持续鼻塞、频繁流涕、睡眠障碍和面部疼痛,但最严重的是嗅觉丧失,这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是最具破坏性的症状。"
这种鲜为人知却高发的慢性鼻窦炎(CRS)患者常默默承受病痛,常被医生误诊或低估病情严重性。即便接受治疗,多数患者也无法彻底摆脱症状。但现在,一项关于疾病成因的新理论正催生革命性疗法:鼻腔微生物移植。
认识慢性鼻窦炎
CRS表现为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持续性炎症。患者会经历长达12周以上的黏稠脓涕、呼吸困难、发热、面部疼痛、头痛、口臭以及嗅觉味觉减退。据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克里斯托弗·陈教授研究,全球患病率已从本世纪初的5%升至10%,是哮喘患病率的两倍,每年导致患者平均损失20个工作日。
瑞典赫尔辛堡医院专家安德斯·马滕松指出,该病引发的系统性炎症可导致严重疲劳,其生活质量下降程度堪比慢性心脏病。值得注意的是,77%的CRS患者伴有抑郁症状,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治疗困境
CRS分为伴有鼻息肉和非息肉型,前者约占10%。虽然类固醇鼻喷剂和生理盐水冲洗可短期缓解症状,但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研究显示疗效难以持续。抗生素疗效证据薄弱,而针对息肉型CRS的单克隆抗体治疗虽能短期改善症状,但需反复注射且对非息肉型无效。手术治疗虽能为75%患者提供暂时缓解,但仍需长期药物维持。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艾米·曼杰斯教授坦言:"约20%患者对现有治疗完全无效,这是种顽固性疾病。"
微生物移植突破
新理论认为CRS源于鼻窦微生物群失衡。2009年科学界才确认鼻腔存在微生物群。加拿大和瑞典团队分别开展的临床试验显示,将健康供体的鼻腔黏液移植到患者体内可显著改善症状。
曼杰斯团队对3名难治性患者进行鼻腔微生物移植,将5毫升供体黏液注入患者鼻窦后,所有患者症状立即改善,其中两人半年后仍保持良好状态。马滕松团队对22名非息肉型患者开展试验,在清空患者原有微生物群后,连续五日用供体黏液冲洗鼻腔,三个月后73%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评估显著提升。
捷克科学院苏丹舒·谢卡尔教授指出:"虽然鼻窦微生物群改变是否引发炎症尚存争议,但早期移植试验的成功支持失衡假说。"目前相关团队正筹备更大规模临床试验,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获得疗法审批。
广阔前景
该疗法可能突破抗生素耐药困境。鼻腔常成为耐药菌储库,借鉴清除肠道耐药菌的粪菌移植经验,鼻腔微生物移植或能重建健康微生物群。动物模型研究显示其对其他呼吸道疾病也有潜在疗效。
尽管"移植他人鼻涕"看似令人不适,但这项突破可能彻底改变CRS治疗,并为耐药菌感染提供新解决方案。正如谢卡尔教授在综述中强调:"早期试验显示该疗法可重建健康微生物群,带来临床意义的症状改善。"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