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在邓迪大学的惠康抗感染研究中心(WCAIR)获得了来自惠康基金会490万英镑的后续资金支持。
这项资金将助力研究团队更深入了解可能用于治疗被忽视热带疾病(NTDs)及其他寄生虫疾病的潜在药物。成立于2015年并于2017年并入WCAIR的"作用机制研究组",主要研究具有治疗非洲昏睡病、内脏利什曼病和查加斯病潜力的化合物的作用机制。这些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热带和亚热带国家数百万人民的生命健康。
研究组负责人苏珊·怀利博士解释道:"准确理解潜在药物如何杀死寄生虫对于开发有效疗法至关重要。我们与全球药物发现团队紧密合作,已确定25种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包括三种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化合物。我们的研究正为改善这些毁灭性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案作出重大贡献。"
生物化学与药物发现学部负责人伊恩·吉尔伯特教授作为此次新资助项目的共同负责人表示:"这笔新资金将帮助我们扩展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的技术手段,并率先将这些方法应用于隐孢子虫病和血吸虫病的研究。我们期待与惠康基金会以及WCAIR合作伙伴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德国亥姆霍兹药物研究所(HIPS)展开合作。希望这项研究能加速开发针对中低收入国家高发寄生虫病的新疗法。"
作用机制研究组除推进新疗法研发外,还已筛选出不适合开发的化合物,帮助科研人员聚焦最具潜力的靶标。惠康基金会高级创新合作伙伴戴安娜·泰博士指出:"该团队迄今在药物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显著加速了NTD患者新疗法的研发进程。"
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寄生虫学教授卡尔·霍夫曼表示:"我们很高兴能继续与邓迪大学合作,并与德国亥姆霍兹药物研究所建立新合作,共同研发血吸虫病等NTDs的新疗法。惠康基金会的持续资助彰显了其对开发突破性疗法的坚定承诺。"
该研究组曾于2018年因发现某治疗内脏利什曼病和查加斯病的化合物存在人体细胞毒性而获得葛兰素史克科学终止项目奖。WCAIR汇集了邓迪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药物发现部、作用机制研究组及多个寄生虫学研究团队,日均互动催生协同效应。德国亥姆霍兹药物研究所(HIPS)成立于2009年,作为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分支机构,致力于发现并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及靶向递送技术。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