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技术测量肿瘤细胞中硼含量或改变药物研究Single-Cell Technique Measures Boron in Tumor Cells | Technology Networks

环球医讯 / 创新药物来源:www.technologynetworks.com英国 - 英语2025-09-10 23:24:42 - 阅读时长2分钟 - 757字
英国伯明翰大学团队首次实现单个癌细胞硼含量实时测量,通过单细胞ICP-MS技术揭示硼中子俘获疗法药物在细胞内的动态分布。该突破可优化头颈癌靶向治疗方案,阐明药物转运机制,为新型抗癌药物开发提供关键数据支持。研究表明肿瘤细胞间硼积累存在显著差异,强调单细胞分析对治疗方案优化的重要性。
健康肿瘤细胞硼含量测量单细胞技术头颈癌治疗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药物研究治疗优化
单细胞技术测量肿瘤细胞中硼含量或改变药物研究

一种新开发的技术首次在单个癌细胞层面测量硼元素含量,使科研人员能更准确理解药物如何作用于某些癌症的肿瘤细胞。

发表在《分析原子光谱学杂志》的研究中,伯明翰大学团队在Rosetrees信托基金资助下,首次采用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cICP-MS)技术,在活体肿瘤细胞中实现实时硼元素动态监测。这项技术使研究者能观测头颈癌治疗药物进出肿瘤细胞的时间与机制。

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是一种新兴的头颈癌治疗方法,患者服用含硼药物后,硼元素会在肿瘤细胞内聚集。随后通过中子照射与硼元素发生反应,选择性杀死癌细胞。该疗法的成功取决于药物能否以足够浓度进入癌细胞并维持足够时间接受中子照射。

伯明翰大学药学院James Coverdale博士指出:"此前只能测量数十万个细胞的平均硼吸收量,这种测量方式掩盖了单个细胞间的关键差异。我们的单细胞方法首次揭示肿瘤细胞间硼含量的显著异质性,而在肿瘤治疗中这种差异往往决定治疗成败。"

"现在我们首次获得单个肿瘤细胞硼含量及其停留时间的直接证据,这些数据将帮助优化中子照射时机。通过识别硼进入细胞的转运途径,研究还为设计更有效的靶向药物提供新思路。"该技术突破通过优化细胞培养基和样本注入方式,使活细胞在超高灵敏度仪器中维持足够存活时间,成功捕获关键数据。

共同第一作者Jack Finch(伯明翰大学生物化学校友)表示:"该技术将助力未来BNCT药物的测试比较,帮助筛选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我们的研究正推动这项前景广阔的疗法向更高精度和疗效迈进。"

据英国癌症研究所统计,头颈癌是英国第八大常见癌症,占2017-2019年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3%。该研究论文DOI:10.1039/D5JA00228A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