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研究人员利用新的血液生物标志物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试验资格在不同群体中存在差异Using new blood biomarkers, USC researchers find Alzheimer’s disease trial eligibility differs among various populations | EurekAlert!

认知障碍 / 来源:www.eurekalert.org美国 - 英语2025-09-06 21:29:45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67字
南加州大学研究团队通过新型血液标志物p-tau217发现,非裔、拉美裔和亚裔群体因脑部β淀粉样蛋白蓄积率较低,导致其参与抗淀粉样蛋白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的资格受限。该研究基于6,437名认知未受损的55-80岁受试者,揭示了种族差异对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影响,并指出当前以淀粉样蛋白为靶点的预防性疗法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研究团队计划扩大全球20,000名受试者的分析,以进一步探索导致认知衰退风险差异的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血液生物标志物p-tau217临床试验资格种族差异痴呆风险淀粉样蛋白致病机制
USC研究人员利用新的血液生物标志物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试验资格在不同群体中存在差异

新血液标志物揭示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资格存在种族差异

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某些代表性不足的群体通过血液p-tau217水平检测出脑部β淀粉样蛋白异常蓄积的概率较低,这一结论验证了此前研究的发现。研究显示,这些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群体因不符合以淀粉样蛋白蓄积为基准的临床试验入组标准,导致其在相关研究中的参与率长期偏低。

该研究部分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采用了新型p-tau217血液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手段能更精准地捕捉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信号——p-tau217水平升高与脑部淀粉样蛋白蓄积密切相关,而淀粉样蛋白堆积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试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202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类似检测用于临床诊断。

研究数据显示,在认知未受损的受试者中,非裔、拉美裔和亚裔群体的p-tau217血液浓度较非西班牙裔白人更低,意味着其脑部淀粉样蛋白蓄积水平未达到参与lecanemab药物试验的标准。该药物试验旨在验证通过清除淀粉样蛋白能否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痴呆症状。研究通讯作者Doris P. Molina-Henry博士指出:"使用更精确的生物标志物后,我们再次确认不同人群淀粉样蛋白流行率存在差异。"

这项发表于《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评估与疾病监测》的研究引发重要思考:是否不同种族群体的疾病进展机制存在差异?为此,未通过AHEAD 3-45试验筛选的受试者被邀请参与APEX研究,通过长期追踪血液标志物变化探索其他致病因素。Molina-Henry强调:"淀粉样蛋白未检出的群体反而具有更高痴呆风险,这提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除淀粉样蛋白外的致病机制。"

临床试验资格差异分析

研究共纳入6,437名55-80岁认知未受损受试者,其中4,832名为非西班牙裔白人,其他群体包括877名西班牙裔白人、511名非西班牙裔黑人等。p-tau217检测显示,非西班牙裔白人符合试验入组标准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尽管各群体通过血液检测入组后,PET扫描确认的淀粉样蛋白堆积一致性良好,但总体入组资格的种族差异仍然显著。

痴呆风险机制探索

作为首个大规模使用血液标志物的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性试验,AHEAD 3-45研究为理解不同群体未来痴呆风险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团队指出,血液检测相较PET扫描具有成本更低、可及性更强的优势,有助于发现导致群体差异的真实生物学原因。Molina-Henry认为:"这种差异可能并非源于招募、可及性或参与意愿问题,而更多反映某些群体淀粉样蛋白异常流行率较低的生物学现实。"

下一步,研究团队将扩展至全球20,000名受试者样本,重点探索淀粉样蛋白以外因素(如社会人口学特征和遗传因素)对痴呆风险的影响机制。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