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痴呆的老年猫为人类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提供新线索Cats with dementia reveal new clues about Alzheimer's disease in humans

认知障碍 / 来源:www.msn.com英国 - 英语2025-09-06 13:47:51 - 阅读时长2分钟 - 787字
爱丁堡大学研究发现老年猫认知障碍与人类阿尔茨海默病具有相似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神经突触损伤机制,这种天然动物模型可能为开发针对两种物种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研究首次明确将毒性蛋白沉积与猫脑变化关联,同时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过度修剪健康突触的致病过程,这种机制在啮齿类动物模型中难以复现。
老年猫痴呆人类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斑块神经突触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认知退化跨物种治疗药物研发痴呆风险
患有痴呆的老年猫为人类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提供新线索

当猫咪逐渐衰老时,它们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更频繁地喵叫、出现认知混乱,或难以整夜安睡。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老化现象,实际上却可能是猫类痴呆的征兆。近期爱丁堡大学皇家(迪克)兽医学院的研究发现,患有痴呆的猫类大脑变化与人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高度相似,这项突破为理解两种物种的认知退化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研究人员通过高倍显微镜分析了25只不同年龄段猫类的大脑样本,发现老年猫及痴呆症患者的神经突触区域存在大量β-淀粉样蛋白斑块。这些毒性蛋白的聚集导致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关键通道受损,直接影响记忆与学习能力。项目首席研究员罗伯特·麦克吉汉博士指出:"无论是人类、猫类还是犬类,痴呆症都会造成毁灭性影响。我们的发现揭示了猫类痴呆与人类阿尔茨海默病的显著相似性,这可能为开发跨物种治疗方案开辟新路径。"

研究团队同时观察到两类脑支持细胞的异常行为: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出现了过度"修剪"现象。虽然这些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会清除多余突触以优化脑功能,但在老年猫体内却错误地攻击了受β-淀粉样蛋白影响的健康突触。这种过度修剪机制在人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也已被确认,但此前从未在非基因改造动物中发现。

相较于传统转基因小鼠模型,猫类展现出了更接近人类的病理特征。野生状态下的猫类会自然积累β-淀粉样蛋白并表现出真实认知衰退症状,这种天然发病过程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更可靠的实验基础。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追踪活体猫类的脑部变化,并探索饮食、活动量等生活方式因素对痴呆风险的影响。

该研究获得惠康基金会与英国痴呆症研究所资助,成果发表于《欧洲神经科学杂志》。研究团队特别指出,通过解析突触丢失、小胶质细胞异常及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致病链条,人类距离延缓痴呆症进展的目标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而这要归功于那些参与研究的特殊猫咪们。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