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对于经历重大心脏病发作的患者,若在首次医疗接触时接受扎鲁非班的单次注射,其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显著降低。
在疑似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且症状持续4小时或更短的患者中,使用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扎鲁非班治疗使30天内严重不良结局风险降低21%,包括全因死亡、中风或再次心肌梗死(比值比0.79,95%置信区间0.65-0.98,P=0.0028)。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的Arnoud van't Hof博士在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报告称,扎鲁非班并未增加严重出血风险,但与轻度至中度出血发生率升高相关。
van't Hof表示:"在首次医疗接触时(无论是在家中、救护车上还是医院内)给予扎鲁非班的单次皮下注射,显著改善了患者到达导管室时的术前梗死相关动脉通畅率。"
van't Hof还补充说,与安慰剂相比,使用扎鲁非班治疗也提高了无不良结局患者的百分比(13.3%对9.8%;比值比1.41,95%置信区间1.06-1.90)。
III期CELEBRATE试验的结果同时发表在《NEJM Evidence》杂志上。
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Roxana Mehran博士告诉《MedPage Today》,这些结果"令人印象深刻"。"年复一年,我们进行了许多预处理研究,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它们都失败了。"她将主要终点(包括急性支架血栓形成、新发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再住院以及更大面积心肌梗死)降低21%称为"重大突破"。
"这是一个大幅度的事件减少,"未参与该试验的Mehran说道。"这项研究告诉我,你必须快速接触STEMI患者并更快开始治疗以改善血流。如果这种药物获得批准,它应该出现在每个急诊室甚至每辆救护车上。"
Mehran解释说,STEMI的主要目标是恢复血流以减少心肌损伤。这种新型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将受体锁定在其非活性位置,可以降低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
"它非常快速,15分钟内就能达到90%的抑制效果,"她说。制药公司CeleCor Therapeutics表示计划在2026年初向FDA提交审批申请。
准备好投入临床了吗?
在《NEJM Evidence》同期发表的一篇社论中,魁北克谢布鲁克大学医院中心的Marc-André d'Entremont博士和安大略省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的Sanjit S. Jolly博士解释说:"目前的STEMI指南建议早期上游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通常是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以减少缺血事件。"
但P2Y12抑制剂"仅在给药后4至6小时才能达到最大血小板抑制效果,"d'Entremont和Jolly写道。"因此,从首次医疗接触到P2Y12抑制剂达到最大血小板抑制效果期间,对STEMI患者进行快速、短效的血小板抑制是一个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社论作者称该研究"复杂但执行良好",但也有一些保留意见,包括疗效结果主要由急性支架血栓形成、心力衰竭和更大面积梗死发生率的降低驱动:
- 支架血栓形成:扎鲁非班组0.2%对安慰剂组1.1%
- 心力衰竭:分别为6.5%对8.1%
- 更大面积梗死:85.4%对88.5%
"鉴于疗效结果似乎主要由大面积心肌梗死结局的减少驱动——这是试验研究者指定的临床层次中最不重要的——我们建议谨慎解释扎鲁非班在减少硬性缺血结局方面的疗效,"这对作者写道。
他们还指出,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轻微出血(扎鲁非班组6.4%对安慰剂组2.5%)与1年死亡率增加相关。
最终,d'Entremont和Jolly呼吁进行更多试验,以更好地确定扎鲁非班在此环境中的风险和益处。
研究详情
CELEBRATE(CeleCor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随机双盲试验)是一项III期试验,2021年至2025年间在8个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和荷兰)的58个站点招募了2,467名患者,这些患者至少有10分钟持续性缺血性胸痛并疑似STEMI。
在首次医疗接触时,患者以1:1:1的比例接受单次皮下注射,剂量分别为0.11 mg/kg扎鲁非班、0.13 mg/kg扎鲁非班或匹配的安慰剂。随后患者被送往医院进行立即PCI。
参与者中位年龄为63岁,79%为男性,95%为白人。约40%为当前吸烟者。大多数(87%)是在家中或救护车上入组的。最终超过90%接受了PCI。
主要疗效终点是一个分层复合结局,包括30天内的全因死亡、中风、复发性心肌梗死、急性支架血栓形成、新发或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更大面积心肌梗死,或无任何终点。
主要安全性终点是30天内的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在这方面,接受扎鲁非班的患者中有1.2%经历了大出血,而安慰剂组为0.8%(P=0.40)。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