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与早期注射型疗法类似,新型每日一次口服PCSK9抑制剂埃尼西肽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为实现治疗目标提供更简便、更符合患者需求的选择。专家指出,该口服制剂有望促使患者和初级保健医生更广泛采用目前使用不足的PCSK9抑制剂,尤其适用于顽固性高胆固醇患者。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预防心脏病学专家安·玛丽·纳瓦尔医学博士在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上报告称:"埃尼西肽在血脂管理缺口填补方面具有重大潜力。"
目前获批的PCSK9靶向单克隆抗体药物依伏库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其LDL-C降低效果远超既往任何降脂疗法,但临床使用率偏低。纳瓦尔指出,患者对注射疗法的抵触是部分原因,但非唯一因素。
"尤其是初级保健医生常不愿开具注射类药物,"她解释道,"因为处方过程耗时——需先说服患者其必要性,再进行给药教育。"
埃尼西肽通过阻断PCSK9酶分解肝细胞受体(该受体负责清除循环中的LDL),在代号CORALREEF LIPIDS的全球安慰剂对照三期试验中接受验证。试验纳入2912名受试者,均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病史(如心肌梗死)且LDL-C≥55 mg/dL;或存在糖尿病等高危因素且LDL-C≥70 mg/dL。
参与者在优化他汀类治疗(或对药物不耐受者使用其他降脂疗法)基础上,随机接受每日20 mg埃尼西肽或安慰剂。主要终点为24周时LDL-C变化,埃尼西肽显著优于安慰剂:24周时埃尼西肽组LDL-C降低57.1%,安慰剂组反而升高3%(P<0.001)。纳瓦尔补充称,5名患者数据的意外问题虽需事后重新分析,但未实质性改变结果。
作为次要终点,52周时埃尼西肽组LDL-C较基线降低50.4%,安慰剂组升高4%(P<0.001)。24周时,埃尼西肽组与安慰剂组在非HDL-C(53.7% vs. 2.6%)、载脂蛋白B(49.6% vs. 2.9%)及脂蛋白(a)(29.0% vs. 0%)的平均降幅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
24周时达到治疗目标(LDL-C<55 mg/dL且较基线降幅≥50%)的患者比例,埃尼西肽组为67.5%,安慰剂组仅1.2%。
安全性无显著信号
埃尼西肽组与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64.3% vs 62.1%)、严重不良事件(9.9% vs 12%)及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3.1% vs 4.1%)均相近。按器官系统分析未见明显差异。
将CORALREEF LIPIDS试验中埃尼西肽的降脂效果与已发表试验中标准剂量注射型PCSK9抑制剂(依伏库单抗每两周140 mg/每四周420 mg,阿利西尤单抗每两周75 mg)对比,LDL-C、载脂蛋白B及脂蛋白(a)降幅极为相似,各项差异均不超过3%,且无特定药物在三类指标中持续占优的规律。
与小干扰RNA药物英克司兰(抑制PCSK9酶生成)的公开数据相比,埃尼西肽及注射型PCSK9抑制剂对LDL-C、非HDL-C、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的降幅均高出约10%。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与流行病学主任唐纳德·劳埃德-琼斯医学博士在AHA会议讨论中评价该研究设计严谨,并认同埃尼西肽"作为降低LDL-C及其他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亚组分的口服替代方案前景可观"。
劳埃德-琼斯强调,尽管既往主要降脂试验中MACE降幅与LDL-C降低比例一致,但需更长期的事件驱动研究来确证疗效与安全性。
纳瓦尔承认注射型PCSK9抑制剂初期存在费用问题,保险公司通常要求预先批准,但该处方障碍现已减少。即便如此,她表示:"我们不应纵容医生仅因费用问题就犹豫开具价格高昂但有效的疗法。"
"心脏病治疗本身代价高昂,"纳瓦尔指出,"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及后续残疾所需的住院、手术、疗法及其他医疗资源消耗巨大。"
CORALREEF Lipids试验由默克-夏普-多姆公司资助。
纳瓦尔声明与默克-夏普-多姆、安进、Arrowhead、拜耳、Esperion、强生、礼来、New Amsterdam、诺华、诺和诺德、辉瑞、罗氏及Silence Therapeutics存在财务关系。劳埃德-琼斯声明无相关财务关系。
泰德·博斯沃思系纽约市医学撰稿人。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