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 Wikipedia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en.wikipedia.org美国 - 英语2025-10-01 14:51:13 - 阅读时长7分钟 - 3116字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是指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突然恶化过程,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和疲劳,是急性呼吸窘迫的常见且严重病因。该病症由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导致多器官液体充血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感染或甲状腺疾病等基础疾病,以及高血压控制不佳、液体摄入过量等因素。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颈静脉怒张等体征,治疗目标是恢复终末器官的充分灌注和氧供,包括体位调整、氧疗、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或手术干预,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修复或心脏移植等。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心力衰竭体征症状病因诊断治疗氧疗药物治疗通气治疗超滤治疗手术治疗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医学状况

心力衰竭急性间质性肺水肿。注意心脏增大、尖部血管再分布(圆圈)和双侧小量胸腔积液(箭头)。专科:心脏病学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是指心力衰竭的体征和症状突然恶化,通常包括呼吸困难、腿部或脚部肿胀以及疲劳。ADHF是急性呼吸窘迫的常见且可能严重的病因。该病症是由于心脏功能衰竭导致液体循环不充分,从而引起多器官严重充血所致。失代偿发作可由基础疾病引起,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感染或甲状腺疾病。

急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或心血管功能不全可以是急性发作而并非由慢性状况失代偿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充血的体征如体重增加和水肿尚未出现。这通常是由于心肌梗死后出现显著心脏功能丧失导致的泵功能衰竭或心血管功能不全。此类患者会出现因组织灌注不良、组织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的呼吸急促。

体征和症状

心力衰竭的心脏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和心悸。心力衰竭的常见非心脏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体重减轻、腹胀、疲劳、虚弱、尿量减少、夜间起床排尿,以及从焦虑到记忆障碍和意识混乱等不同程度的脑部症状。

暴发性肺水肿

暴发性肺水肿或急发性肺水肿是一种具有戏剧性表现的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特征。它是由心脏事件引发的急性心脏疾病,通常与严重高血压相关。

病因

慢性稳定心力衰竭可能容易失代偿。这最常见于并发疾病(如肺炎)、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高血压控制不佳,或患者未能维持液体限制、饮食或药物治疗。其他公认的诱发因素包括贫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这些会增加心肌负担。过量液体或盐分摄入,以及引起液体潴留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也可能导致失代偿。

诊断

一名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明显颈静脉怒张的男性。外部颈静脉由箭头标示。皮肤受压时及受压后出现凹陷性水肿。颈静脉怒张是急性失代偿最敏感的临床体征。

治疗

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中,立即目标是重新建立对终末器官的充分灌注和氧供。这包括确保气道、呼吸和循环(医学中的"ABC")充分。治疗包括抬高患者头部、给予氧气纠正低氧血症、使用吗啡、利尿剂如呋塞米、添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用硝酸盐以及在需要时使用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氧疗

如果血氧水平低,可给予辅助氧气;然而,美国心力衰竭学会建议不应常规使用。

药物治疗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初始治疗通常包括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和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某种组合。

心力衰竭患者通常需要多种不同药物。常见处方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钙通道阻滞剂以及他汀类等降胆固醇药物。根据患者遭受的损伤类型和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因,可开具这些药物类别中的任何一种或其组合。心脏泵血功能问题的患者将使用与那些在舒张期心脏充盈能力有问题的患者不同的药物组合。当不同药物混合并相互作用时,可能会发生潜在危险的药物相互作用。

血管扩张剂

硝酸盐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常作为ADHF初始治疗的一部分。

另一种选择是奈西立肽,但由于其成本远高于硝酸甘油且未显示有更大益处,应仅在常规治疗无效或禁忌时考虑使用。

2013年一项Cochrane综述比较了硝酸盐与其他药物、非药物和安慰剂干预措施。该综述发现这些干预措施在症状控制或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无显著差异。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不建议在急性心力衰竭中常规使用硝酸盐。

利尿剂

心力衰竭通常与容量超负荷状态相关。因此,有液体超负荷证据的患者应首先使用静脉袢利尿剂治疗。在无症状性低血压的情况下,常将静脉硝酸甘油与利尿剂治疗联合使用以改善充血症状。

仍应充分评估容量状态。一些长期使用利尿剂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能经历过度利尿。在舒张功能障碍但无收缩功能障碍的情况下,液体复苏实际上可能通过降低心率来改善循环,这将使心室有更多时间充盈。即使患者出现水肿,如果血压低,液体复苏可能是一线治疗。患者血管内可能液体过少,但如果低血压是由心源性休克引起,额外液体的给予可能会加重心力衰竭和相关低血压。如果患者循环容量充足但持续存在终末器官灌注不足的证据,可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

一旦患者稳定,可转向治疗肺水肿以改善氧合。静脉注射呋塞米通常是首选。然而,长期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可能产生耐受性,剂量必须逐步增加。如果高剂量呋塞米不足,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布美他尼的推注或持续输注。这些袢利尿剂可与噻嗪类利尿剂(如口服美托拉宗或静脉注射氯噻嗪)联合使用以产生协同效应。由于肠道水肿导致吸收更可预测,静脉制剂在生理上更受青睐,但口服制剂可能显著更具成本效益。

其他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在ADHF急性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但可能有害。应在患者稳定后再开始使用这些药物类别中的任何一种进行治疗。肾脏灌注不良的个体特别容易因这些药物而出现肾功能损害风险。

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且血压低的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应停用或减量。然而,如果血压充足,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是适当的。

正性肌力药物:如果存在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则需要使用正性肌力药物。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不建议在急性心力衰竭中常规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然而,他们建议在ADHF和可能可逆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中考虑使用。

阿片类药物:传统上,阿片类药物用于治疗由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急性肺水肿。然而,2006年的一项综述发现支持这一做法的证据很少。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不建议在急性心力衰竭中常规使用阿片类药物。

通气治疗

可使用面罩应用持续气道正压;这已被证明比单独氧疗更能快速改善症状,并已被证明可降低死亡风险。严重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

超滤治疗

超滤可用于治疗与肾衰竭相关的ADHF患者的液体。研究发现,它可在90天内降低医疗资源使用率。一种此类方法是水过滤超滤。

2022年一项关于超滤与利尿剂治疗相比的益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Cochrane综述发现,超滤可能长期降低心力衰竭相关住院的发生率。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不建议在急性心力衰竭中常规使用超滤。

手术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导致心力衰竭的基础问题。根据必要程度,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或心脏移植。在这些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植入心脏泵、起搏器或除颤器等设备。心脏病治疗正在迅速发展,因此正在引入新的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以挽救更多生命。

搭桥手术是通过从手臂或腿部取出静脉,或从胸部取出动脉,替换心脏中阻塞的动脉来完成的。这使血液能够更自由地流经心脏。瓣膜修复是指通过切除导致瓣膜关闭过紧的多余瓣膜组织来修改导致心力衰竭的瓣膜。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瓣环成形术来替换瓣膜周围的环。如果瓣膜无法修复,则会用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最后一步是心脏置换。当存在严重心力衰竭且药物或其他心脏手术无效时,需要替换病变的心脏。

另一种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手术是血管成形术。这是一种用于改善冠状动脉疾病症状、减少心脏病发作后心肌损伤并降低某些患者死亡风险的手术。

起搏器是一种放置在胸部或腹部的小型设备,用于帮助控制异常心律。它们通过向心脏发送电脉冲,促使心脏以被认为是正常的速率跳动,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它们可用于治疗心跳过快(心动过速)或心跳过慢(心动过缓)的心脏。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