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陌生环境中迷失方向可能比忘记钥匙放在哪更值得关注。最新研究显示,细微的空间导航障碍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最早预警信号——这比传统记忆测试发现认知衰退要早得多。
剑桥大学研究团队通过虚拟现实实验,对约100名55-89岁老年受试者进行了大脑方向感测试。实验发现,具有主观认知衰退(SCD)症状的人群,在三维空间定位测试中的误差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SCD人群已被证实是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群体",研究合著者托马斯·沃尔伯斯教授指出。实验中受试者佩戴VR设备,在虚拟空旷平原跟随浮动光球沿蜿蜒路径行进,随后需要返回起点并复位初始朝向。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参与者在常规记忆测试中均表现正常。但SCD组在空间任务中平均误差角度达健康人的两倍。"这种方向感偏差并非源于行走速度或低头频率等运动特征",第一作者弗拉迪斯拉瓦·塞根博士强调,"而是与大脑实时更新位置记忆的认知机制缺陷直接相关"。
研究团队推测,这种现象源于大脑网格细胞的功能障碍。这些特殊神经元构建着我们的心理坐标系统,当其出现异常时会导致"记忆泄漏"——即无法准确串联时间序列中的空间坐标。
这项突破性发现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提供了新工具。沃尔伯斯教授表示:"未来或可通过空间认知测试进行早期干预,但该技术尚需临床验证并简化操作流程。"研究团队正尝试开发更便捷的临床版测试方案,期望将这种非侵入式检测手段纳入常规痴呆筛查体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