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退休时刻来临,人们往往认为这是放松休息的时机。但最新研究表明,保持人生目标感是维护晚年认知健康的关键因素。
这项发表于《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的研究发现,人生目标感与痴呆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系资深作者Aliza Wingo教授指出:"这是另一个强有力的痴呆保护因素。"
研究发现
研究团队追踪了13,000名45岁以上成人长达15年。参与者接受多次认知评估并回答生活状况问卷。结果显示,目标感强烈者认知障碍风险降低28%,该关联在考虑教育程度、抑郁状态及APOE4基因携带情况后依然成立。
潜在机制
尽管研究未明确因果关系,但专家提出多个理论:目标感促使个体持续参与学习、社交和脑力活动;促进社会交往从而减少孤独感(已有研究证实长期孤独可使痴呆风险上升30%);有目标的生活方式本身蕴含着积极的生活规划与实现过程。
目标感培养建议
Wingo教授提出五类建议:
- 人际关系建设:照顾家人/陪伴孙辈/协助亲友
- 职业延续:继续工作或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 信仰实践:参与宗教团体或进行灵性修炼
- 目标设定:发展兴趣爱好/学习新技能/规划里程碑
- 利他行为:日常善举与慈善活动
起始年龄建议
研究建议50岁前开始培养目标感,但神经科专家Clifford Segil强调:"任何年龄启动新的生活目标都不晚,甚至晚年开启新事物对大脑更有益处。"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