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发表于《通讯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早餐时间可能显著影响人类寿命。由麻省总医院与哈佛医学院哈桑·达希提博士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对曼彻斯特大学近3000名42至94岁成年人平均3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饮食时间特别是早餐时间不仅与膳食内容同等重要,还可能反映潜在健康问题。
研究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长,人类饮食时间出现系统性推迟:每增加10岁,早餐时间平均推迟8分钟,晚餐推迟4分钟。这种饮食时间点的推移缩短了整体进食窗口,22年随访期间记录的2361例死亡案例显示,每小时的早餐延迟均与死亡风险上升相关。
研究团队指出,抑郁、疲劳、口腔健康问题等身心疾病与较晚进餐存在关联。达希提博士解释说:"抑郁和疲劳可能降低食欲或减缓晨间活动,而牙齿问题会增加进食不适感,导致早餐推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关联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但效应量较小。
该发现为"时间营养学"研究领域提供了新证据,表明昼夜节律与进食时间对健康老龄化至关重要。研究团队特别强调,随着限时进食法在老年群体中的流行,需警惕其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专家建议老年人应建立规律的饮食作息,将其作为促进健康长寿的重要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同时发现早餐和晚餐时间的延迟与骨骼健康风险增加相关。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受试者的饮食模式、健康状况、遗传特征和死亡率数据,首次揭示了晚年生活中饮食时间变化与整体健康及长寿的关系。达希提博士表示:"这些结果赋予了'早餐是一天最重要餐食'这句谚语新的意义,尤其对老年人群体而言。"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