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正试图帮助女性厘清关于更年期激素疗法的混乱信息,以便找到最适合自身的方案。
更年期会引发潮热、盗汗和睡眠障碍等不适症状,激素疗法能提供缓解。但许多女性对其安全性存疑——这种治疗方式曾因2002年一项研究提前终止而蒙上阴影,该研究发现其可能增加乳腺癌和血栓风险。尽管后续研究显示对多数女性而言益处大于风险,公众疑虑仍存。
杜克大学妇产科医生格雷森·勒文斯(Grayson Leverenz)的经历具有代表性:50岁的她曾犹豫是否接受治疗,最终尝试后焦虑减轻、睡眠改善、关节疼痛和潮热消失。"我现在终于找回了自我。"
目前激素疗法主要分为两类:
- 局部疗法:如低剂量阴道雌激素贴片,因全身吸收量极低,风险显著低于系统性疗法;
- 系统性疗法:包括口服药物、贴片、喷雾剂等,能有效缓解潮热(如科罗拉多州护士詹妮弗·兹温克使用贴片+宫内节育器联合疗法后,症状显著改善)。
美国更年期学会指出:
- 在绝经后10年内启动激素疗法,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 可延缓骨密度流失(使骨密度下降从50岁推迟至60岁);
- 与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相关。
但风险警示同样重要:
- 联合雌孕激素疗法使用3-5年后乳腺癌风险上升;
- 停药后中风风险随即消失;
- 口服制剂增加血栓风险,贴片/凝胶制剂风险较低。
医学界对是否调整现行"黑框警告"存在分歧。FDA召集的专家委员会中,多数处方医生和制药业代表主张弱化警示标签,但76名专家联名反对称"未经充分科学评估就撤除警告将危害患者"。
替代方案包括:
- 非激素药物:如治疗潮热的新药fezolinetant(商品名Veozah)、低剂量抗癫痫药加巴喷丁;
- 基础护理:规律运动、健康饮食;
- 专家警示需警惕夸大疗效的"更年期万能保健品"。
杜克大学的玛格瓦·莫里斯·科尔(MargEva Morris Cole)强调:"不能承诺激素能保证未来30-40年健康,但适度使用确实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