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部分正在服用二甲双胍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新型药物类别中的药物可以改善治疗效果。但这些药物并非适合所有人。
更新时间:2025年3月31日
作者:Jodi Godfrey, M.S., R.D.;Susan McQuillan, M.S., R.D.N., C.D.N.
医学审核专家:John Kennedy, M.D.;David Nathan, M.D.
许多二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作为基础治疗方案。这种药物不仅是二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的首选疗法,甚至在部分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治疗中也被使用。二甲双胍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葡萄糖释放和吸收来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二甲双胍可能无法满足治疗需求。相当一部分患者对二甲双胍的反应效果有限,此时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新型口服或注射类糖尿病药物进行治疗。这种将二甲双胍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方案被称为"联合疗法"。
选择新型糖尿病药物的必要性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联合使用新型药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更有效的血糖管理,从而降低糖尿病引发的心脏病或慢性肾病等并发症风险。
新型药物的使用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饮食调整和运动锻炼的重要性。但如果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仍无法实现理想的血糖控制,这些药物能够帮助预防或减轻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接近正常范围,同时预防或延缓未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哈佛医学院医学教授、麻省总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David Nathan医生强调。
新型药物分类
目前新型糖尿病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出,这两类药物不仅具备血糖管理功能,还能在特定情况下保护心脏、肾脏和肝脏功能,并产生显著的减重效果。这种减重特性是GLP-1和SGLT-2药物区别于二甲双胍的重要特征,因为后者通常不会促进体重减轻。
GLP-1受体激动剂
该类药物包含多种具体药品:
- 度拉糖肽(Trulicity)
- 艾塞那肽(Byetta)
- 缓释型艾塞那肽(Bydureon)
- 利拉鲁肽(Victoza)
- 里昔鲁肽(Adlyxin)
- 司美格鲁肽(Ozempic、Rybelsus)
- 替尔泊肽(Mounjaro)
除口服制剂司美格鲁肽(Rybelsus)外,其余均为注射剂型。这类药物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 增强胰岛素分泌
- 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
- 减缓胃排空速度
- 产生饱腹感从而减少食物摄入
这些作用机制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和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对超重或肥胖患者尤为有益。部分患者报告出现胃肠副作用如呕吐和腹泻,但通常在适应期后会自行缓解。
SGLT-2抑制剂
美国批准的四种SGLT-2抑制剂包括:
- 达格列净(Farxiga)
- 坎格列净(Invokana)
- 恩格列净(Jardiance)
- 埃托格列净(Steglatro)
此类药物通过作用于肾脏促进血糖经尿液排出,同时具有降低血压和促进减重的效果。对于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较高的患者,医生常推荐此类药物。临床研究显示,这类药物可使肾病进展风险降低45%,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减少31%。
适用人群需特别注意:若患者存在或存在慢性肾病风险,医生会通过肾小球滤过率指标评估后决定是否用药。潜在副作用包括生殖器酵母菌感染、尿路感染、便秘和流感样症状。与胰岛素或其他促胰岛素分泌药物联用时可能引发低血糖。
"这些是令人振奋的新药。"非营利性美国医疗集团协会首席医疗官John Kennedy医生表示:"对于饮食运动调整和二甲双胍治疗后仍无法有效控制血糖,且伴有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肾病的成人患者,SGLT2抑制剂可能是合适的选择。"
个体化治疗考量
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评估以下因素:
- 患者用药偏好(如注射频率或服药次数)
- 药物剂型选择
- 既往药物不耐受情况
- 整体健康状况
- 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 药物获益与风险平衡
- 经济承受能力
即使专业指南推荐,也必须根据患者具体需求调整方案。医生强调,药物选择需建立在定期医患沟通基础上,确保多学科治疗团队的协调配合。
关键咨询问题
患者可向医疗团队咨询以下问题:
- 使用GLP-1或SGLT-2药物的潜在获益与风险?
- 除降糖作用外是否能获得心肾保护等额外获益?
- 与现有药物(如胰岛素)联用时的剂量调整?
- 对低血糖风险的具体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并非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现有临床证据表明,其显著疗效主要体现在已确诊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群体中。
治疗方案替代性
对于大部分患者,二甲双胍仍是标准一线治疗药物。当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无法耐受或患者拒绝使用时,可考虑使用GLP-1或SGLT-2药物。研究表明,这两类药物相比安慰剂在降低血糖方面均表现出良好效果。
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严重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新型药物时需加强血糖监测。医生建议这类患者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经济可及性
品牌药物的费用可能较高,特别是高自付额保险计划(包括部分医保)覆盖不足的情况下。由于这些药物尚未进入仿制药阶段,预计几年内价格将大幅下降。
经济困难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磺脲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替代,但需排除心肾疾病风险。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应与医生和药师充分沟通支付能力问题。
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型糖尿病药物的使用指南将持续更新。建议患者定期与医疗团队讨论治疗方案,确保获得最新、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