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与78岁女性心房颤动的病例报告Monosodium Glutamat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 78-Year-Old Woman: A Case Report |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Clinical Cases

心脑血管 / 来源:www.acpjournals.org美国 - 英语2025-08-26 12:41:48 - 阅读时长4分钟 - 1783字
该病例报告显示一位78岁慢性疼痛女性因每日摄入约6克味精(MSG)导致新发心房颤动(AF),经停用味精后恢复窦性心律。研究强调味精可能作为心律失常触发因素,需进一步研究其与心血管疾病关联。患者无结构性心脏病等常见风险因素,通过膳食评估发现味精摄入量超标,停用后AF症状在3个月内显著改善。
谷氨酸钠心房颤动膳食因素心血管健康肥胖代谢综合征肾脏损伤免疫损伤生殖损伤神经系统损伤
味精与78岁女性心房颤动的病例报告

摘要

谷氨酸钠(MS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风味增强剂,可能导致包括心房颤动(AF)在内的不良心血管影响。我们报告了一位78岁严重慢性疼痛患者的病例:该患者活动受限且出现新发AF。尽管存在年龄和高血压等传统风险因素,但无结构性心脏病、饮酒、睡眠呼吸暂停或其他心律失常性疾病。详细的膳食评估发现其过量摄入MSG,经停用后恢复窦性心律。本病例提示MSG可能是潜在的心律失常触发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背景

许多食品常含防腐剂或增味剂如谷氨酸钠(MSG),这些物质与包括心血管紊乱在内的多种健康不良影响相关。本病例研究探讨了MSG摄入与心房颤动(AF)的关联,强调膳食因素在心血管健康管理中的重要可调节性。

病例报告

一位78岁慢性疼痛史女性在中断随访2年后重返诊所。既往介入治疗效果良好,但疼痛加重后导致轮椅依赖且需丈夫准备膳食。值得注意的是,其1年前出现新发AF。既往史无冠心病、心力衰竭或饮酒史,有慢性多因素疼痛、控制良好的高血压和骨关节炎,无吸烟史及既往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或其他重大心血管疾病。

患者BMI 44 kg/m²,符合III级肥胖。STOP-BANG评分为3,提示中度睡眠呼吸暂停风险。家庭睡眠监测未显示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未启动治疗。

鉴别诊断包括特发性AF、电解质失衡、药物诱发性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及膳食/环境触发因素。心电图确诊AF,超声心动图未见显著瓣膜病变或左心房扩大。动态心电图证实持续性AF。血清电解质(钠、钾、钙)和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游离T4)均在正常范围。AF发病8个月后进行的详细膳食评估发现慢性摄入含MSG的调味料混合物。估算摄入量为每日2-4次,每次0.5克(约6克/日),持续数月。

患者接受了美托洛尔(β受体阻滞剂)、阿哌沙班(抗凝剂)和氟卡尼(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尽管药物管理,AF仍持续存在。发现MSG为潜在膳食触发因素后,患者停止摄入含MSG食品,患者及其丈夫积极配合执行。

在诊断后的前8个月持续大量摄入MSG期间,患者在药物治疗下仍持续AF。发现饮食中MSG并停止使用后,AF发作频率逐渐降低,约3个月后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讨论

谷氨酸钠(MSG)作为常见食品添加剂,被证实可触发AF——这种以心律不规则且通常快速为特征的心律失常。MSG对心血管系统的兴奋作用已被强调,提示其在易感个体中引发心律失常的机制(1)。记录在案的MSG摄入与AF复发关联病例凸显了膳食触发因素的重要性(2)。已有研究提出谷氨酸(一种衍生化"兴奋性"氨基酸)可能通过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如下丘脑)发挥作用,该物质也是普遍存在的神经递质(4)。某报告提出血液来源的谷氨酸或阿斯巴甜可通过绕过极区器官神经元的选择性通路解释这些神经元为何在系统给药时被该兴奋性毒素选择性破坏(3)。绕过极区器官执行稳态功能并促进血液、脑脊液与大脑间通讯(4)。广泛综述显示过量MSG摄入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包括肥胖、代谢综合征以及肾脏、免疫、生殖、神经系统和心血管/脑血管系统的损伤(5)。鉴于潜在健康风险,有研究者提出MSG可能构成公共卫生威胁(1)。风险加剧因素在于标签标识混乱,如将MSG描述为自溶酵母、水解植物蛋白、酵母提取物等良性名称,阻碍易感消费者规避。为澄清问题,正在审议的论文呼吁统一MSG标签法规(6)。

尽管年龄和高血压是已知AF风险因素,但该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停用MSG后症状缓解,提示膳食因素的协同作用。虽然无法完全确立因果关系,但时间关联具有说服力。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缺乏其他主要AF触发因素,包括睡眠呼吸暂停、饮酒、心力衰竭或瓣膜病。

本病例强调在不明原因AF患者中考虑饮食影响的重要性,特别是MSG的作用。识别并调整此类触发因素可能成为有效AF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谷氨酸钠常见于超加工食品中,对易感人群构成AF可调节风险因素。全面膳食评估应成为心血管管理策略的组成部分,医疗保健提供者须倡导更清晰的标签规范,以减轻超加工食品消费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

总结要点

• 膳食评估对AF管理至关重要,特别是无明确病因的病例

• MSG可能是AF的可调节触发因素,尤其对存在其他风险因素或易感人群

• 全面膳食评估和更清晰的MSG标签规范对公众与临床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