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的新治疗靶点Study identifies a surprising new treatment target for chronic limb-threatening ischemia

心脑血管 / 来源:medicalxpress.com美国 - 英语2025-09-13 05:31:02 - 阅读时长2分钟 - 611字
美国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分院研究团队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 CARMN通过调控HHIP蛋白影响血管生成,为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策略。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新型信号传导机制,可能为外周动脉疾病治疗带来突破。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外周动脉疾病CARMNHHIP蛋白血管生成治疗靶点心血管疾病组织修复预后改善新疗法
研究发现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的新治疗靶点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是外周动脉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因肢体血流受限导致高截肢风险。研究人员通过分析CLTI患者骨骼肌样本发现,与传统研究聚焦的内皮细胞不同,一种名为CARMN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患者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异常表达。

资深作者、哈佛医学院医学教授兼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心脏血管研究所心脏病专家Mark W. Feinberg博士解释:"数十年来针对CLTI的研究多关注内皮细胞分泌因子对血管新生的调控,但临床试验显示生长因子疗法效果不佳。我们的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CARMN缺失会导致血流恢复障碍、肢体坏死等CLTI特征性病变。"

研究团队开发了CARMN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发现HHIP蛋白(由平滑肌细胞产生)通过调控微血管生成和组织修复影响疾病进程。当抑制HHIP或过表达其调控微RNA时,血管新生和组织修复效率显著提升,这揭示了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协同作用的新型信号通路。

该发现突破了传统认知,证明即使在非内皮细胞中表达的分子,仍可通过跨细胞信号传导影响血管生成。靶向CARMN-HHIP通路的治疗策略,可能改善CLTI患者预后,同时为外周动脉疾病和多种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临床研究期刊》(DOI:10.1172/JCI188559),目前研究团队正探索缺氧环境下CARMN表达调控机制,以期开发促进组织修复的新疗法。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