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而睡眠时间的四分之一是在做梦。因此,对于2022年平均预期寿命约为73岁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一生中大约有六年的时间在做梦。
然而,尽管做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我们对其为何会做梦、大脑如何创造梦境以及我们的梦对健康(尤其是大脑健康)有何意义仍知之甚少。
我于2022年发表在《柳叶刀》旗下《eClinicalMedicin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梦境可以揭示大量关于大脑健康的信息。
更具体地说,这项研究表明,在中年或老年时期频繁做噩梦(让人惊醒的坏梦),可能与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在这项研究中,我分析了三项美国大型健康与老龄化研究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600多名年龄在35至64岁之间的人,以及2600名79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所有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都没有痴呆症,并且分别对中年组和老年组进行了平均九年的随访和五年的随访。
在研究开始时(2002-2012年),参与者完成了一系列问卷调查,其中包括一个询问他们多久经历一次噩梦和噩梦的问题。
频繁的噩梦可能是心理健康下降的标志。
我分析了数据,以确定在研究开始时噩梦频率较高的参与者是否更有可能随后出现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快速下降)并被诊断出患有痴呆症。
每周噩梦
我发现,每周都会做噩梦的中年参与者,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痴呆症的前兆)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四倍,而老年参与者被诊断出痴呆症的可能性则是两倍。
有趣的是,噩梦与未来痴呆之间的联系在男性身上比女性更为强烈。
例如,每周做噩梦的老年男性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是没有噩梦报告的老年男性的五倍。
然而,在女性中,这种风险仅增加了41%。我在中年组也发现了非常相似的模式。
总体而言,这些结果表明,频繁做噩梦可能是痴呆症的最早征兆之一,可以在记忆和思维问题出现之前数年甚至数十年显现——尤其是在男性身上。
或者,定期做噩梦甚至可能是导致痴呆的原因。
由于这项研究的性质,无法确定哪种理论是正确的(尽管我怀疑前者更有可能)。
然而,无论哪种理论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本研究的主要意义保持不变,即在中年和老年时期经常做噩梦可能与晚年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好消息是,反复出现的噩梦是可以治疗的。而且,一线的医学治疗噩梦方法已经被证明可以减少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异常蛋白质的堆积。
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聚集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
此外,也有病例报告显示,在治疗噩梦后,记忆和思维能力有所改善。
这些发现表明,治疗噩梦可能有助于减缓认知能力下降,并预防某些人患上痴呆症。这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
我的下一步研究包括调查年轻人中的噩梦是否也可能与痴呆风险增加有关。这可能有助于确定噩梦是否会导致痴呆,或者它们只是某些人的早期征兆。
我还计划研究其他梦境特征,例如我们多频繁记住自己的梦以及梦的生动程度,是否也能帮助预测人们未来患痴呆症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痴呆症与做梦之间的关系,并为早期诊断和可能的早期干预提供新机会,还可能为神秘的做梦现象的本质和功能提供新的见解。
阿比德米·奥泰库,伯明翰大学神经学NIHR学术临床研究员
本文根据知识共享许可从The Conversation重新发布。阅读原文。
本文的早期版本于2022年9月发布。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