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非糖甜味剂饮食研究证实减肥效果可长期维持A year of dieting with non-sugar sweeteners shows weight loss can stay lost

硒与微生态 / 来源:medicalxpress.com荷兰 - English2025-10-23 03:09:17 - 阅读时长4分钟 - 1860字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与哥本哈根大学在《自然·代谢》发表的SWEET研究证实,超重或肥胖成年人在健康低糖饮食中使用甜味剂和甜味增强剂,能有效维持一年减肥效果,平均多减重1.6±0.7千克;该多中心研究涉及341名成人和38名儿童,发现甜味剂组肠道微生物群向产生短链脂肪酸和甲烷的菌群转变,虽轻微增加胃肠道症状但无不良心脏代谢影响,为超重肥胖人群提供了科学饮食指导,证实了非糖甜味剂在体重管理中的安全有效性。
非糖甜味剂减肥效果肠道微生物群超重肥胖健康低糖饮食心脏代谢指标短链脂肪酸甲烷生成不良事件儿童研究
一年非糖甜味剂饮食研究证实减肥效果可长期维持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在健康、低糖饮食中加入甜味剂和甜味增强剂,有助于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维持一年的减肥效果,并伴随肠道微生物群向产生短链脂肪酸和甲烷的菌群转变。

全球超重和肥胖率的上升持续增加了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富含饱和脂肪和添加糖的饮食模式被认为是主要贡献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建议将游离糖控制在能量摄入的10%以下,最好低于5%。

关于非糖甜味剂长期健康影响的争论一直存在,观察性研究报告对其可能增加体重表示担忧,而短期试验通常显示中性或有益结果。

在发表于《自然·代谢》杂志的研究"甜味剂和甜味增强剂对超重或肥胖个体体重管理和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SWEET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测试用含甜味剂产品替代高糖产品是否有助于维持减肥效果并在一年内改变肠道微生物群。

参与者包括在雅典、哥本哈根、马斯特里赫特和潘普洛纳四个欧洲站点招募的341名成人和38名儿童。入组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临床调查日在基线、2个月减肥或体重稳定期后、维持中期和12个月时进行。

微生物群亚组包括按年龄、性别和中心分层的137名成人。一年后,完成研究的人数降至203名成人和22名儿童,退出通常与大流行相关的干扰有关。

成人首先遵循两个月的低能量饮食,目标是至少减重5%,然后过渡到10个月的健康自由饮食,糖摄入量限制在能量摄入的10%以下。随机将家庭分配到避免甜味剂的糖组,或用市售甜味剂和甜味增强剂(S&SEs)产品替代高糖食品和饮料的甜味剂和甜味增强剂组。

由于参与者可自由选择非糖替代品,研究未对特定甜味剂或甜味增强剂进行具体评估。

市售产品包括高强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K、糖精、塔格坦、纽甜和甜菊糖苷,以及多元醇(低热量糖醇)如赤藓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异麦芽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和木糖醇。缓慢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麦芽和异麦芽酮糖,甜味纤维或寡糖包括菊粉型寡糖。

主要结果包括成人一年内体重和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变化。次要结果包括心脏代谢指标、马斯特里赫特亚组的肝内脂质、胃肠道症状、不良事件和儿童的年龄别BMI z值。

成人12个月内保持了显著的体重减轻,意向治疗分析显示,一年后S&SEs组比糖组多减重1.6±0.7千克。

时间点比较显示,S&SEs组在第4、6、9和12个月时体重较低,差异范围为1.0至2.1千克,所有P值均显著。

按方案分析结果与依从性成比例,在满足所有四个依从性标准的人中,S&SEs组的优势达到3.7±1.4千克。S&SEs组的糖摄入量下降更多,包括每日总糖摄入量减少12.0±5.5克,能量来自糖的比例下降2.4±0.9个百分点。

微生物群组成随时间以组依赖方式变化,通过多种距离度量显示时间和干预之间的显著交互作用。

共有46个分类单元在两组之间显示出不同的趋势,S&SEs组显示出多个与短链脂肪酸相关的属的相对丰度增加,包括巨球形菌属、巨单胞菌属、戴阿利斯特菌属、链杆菌属、优雅埃格特菌属、普雷沃菌属、副普雷沃菌属、卟啉单胞菌属、丁酸单胞菌属、颤螺旋菌属、西雷埃格特菌属和CAG:56。产甲烷菌属在S&SEs组中也有所增加。

与糖组相比,S&SEs组中三个分类单元减少,包括糖单胞菌目、候选竞争杆菌和严格梭菌属1。

通路预测表明,S&SEs组中甲烷生成和几种发酵通路上调,同时芳香族化合物和L-阿拉伯糖降解、维生素和辅因子生物合成的信号也上调,而光合作用相关和脂质重塑通路减少。

6个月时,S&SEs组在BMI、总胆固醇、LDL-C、HDL-C和非HDL-C方面表现更好,但这些差异在12个月时不再持续,除了臀围减少更多。

12个月时,两组之间的心脏代谢指标没有差异,马斯特里赫特亚组的肝内脂质变化在两组之间相似。儿童一年内年龄别BMI z值下降,但组间无差异,也没有其他显著变化。

在减肥维持期间,S&SEs组的不良事件更为频繁,包括更多的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或绞痛、稀便和肠道气体过多。严重不良事件在各组中都不常见,且不归因于干预。两组在减肥后都出现了更硬的粪便。

作者得出结论,在健康、低糖饮食中长期使用甜味剂和甜味增强剂是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维持减肥效果的安全策略,伴随向短链脂肪酸相关菌群和甲烷生成通路的转变,一年内没有不良心脏代谢信号。儿童的研究结果未显示组间差异。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