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多种语言或可延缓大脑老化并帮助预防认知衰退,一项针对超过8万人的研究发现。
这项发表于《自然·衰老》期刊的研究表明,多语言使用者出现加速生物老化迹象的可能性仅为单语者的一半。
“我们旨在解决老龄化研究中最持久的空白:多语言能力是否真能延缓衰老,”研究合著者、智利圣地亚哥阿道弗·伊瓦涅斯大学神经科学家阿古斯丁·伊瓦涅斯表示。该领域先前研究指出,掌握多种语言可改善记忆力与注意力等认知功能,从而提升老年期脑健康,但多数研究依赖小样本且采用不可靠的衰老测量方法,导致结果不一致且缺乏普适性。
英国雷丁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家克里斯托斯·普利亚齐卡斯评价道:“多语言对衰老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但此前从未有如此规模的研究能如此确凿地证实其效果,”他认为该论文成果“或将为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
阿拉巴马州奥本大学认知心理学家苏珊·特伯纳-罗德斯补充称,这些发现“或能激励人们尝试学习第二语言,或持续保持第二语言的活跃使用”。
语言学习者的长寿优势
研究团队采用计算方法,分析了来自27个欧洲国家、51至90岁健康参与者共8.6万人的多语言能力与健康老龄化关联。
研究人员通过生物行为年龄差评估衰老进程,即参与者实际年龄与“预测年龄”的差值——后者综合考量心脏代谢健康、教育水平等生理、生活方式及社会经济因素。较高的生物行为年龄差通常表明个体衰老速度异常加快或减缓。
研究将参与者的生物行为年龄差与其掌握语言数量进行比对(数据基于自我报告,未计入语言熟练度)。结果显示,单语者出现高生物行为年龄差的概率是双语或多语者的两倍,且额外语言数量增加效果更显著。“仅多掌握一门语言即可降低加速衰老风险,而掌握两至三门语言时效果更为突出,”伊瓦涅斯强调。
特伯纳-罗德斯指出,如此大规模研究“有力证实了多语言能力本身而非其他因素对衰老的保护作用”,并补充道:“研究采用地域多样化的大型样本,有效控制了移民身份、财富等既往多语言研究中常见的混杂因素。”她同时建议未来研究应纳入欧洲以外的多样化人群。
研究团队希望成果能推动政策制定者加强教育体系中的语言学习。
本文经许可转载,首发于2025年11月10日。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