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AFib)是当心脏上部心房与下部心室失去同步、产生混乱跳动时发生的异常心律。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梅奥诊所女性心脏诊所创始人心脏病专家希娜·N·海耶斯医学博士指出:"可将AFib理解为在心脏承受压力时被触发的电路短路现象"。对于高风险人群,从饮酒过量到高血压或睡眠呼吸暂停都可能引发这种异常。目前全美约500万人患有AFib,预计到2030年患者总数将突破1200万。
AFib的危险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指出,AFib是中风的主要可预防诱因之一,其致中风风险提升5倍,同时使心力衰竭风险增加3倍、痴呆风险翻倍。但警示信号常模糊且间歇性出现,容易与焦虑、压力或惊恐发作混淆。洛杉矶锡安医学中心心脏病专家玛莎·古拉提医学博士强调:"最常见的矛盾现象是患者可能完全无症状,这类静默型心房颤动尤其危险"。
致病风险因素
年龄是最关键且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60-80岁美国成年人中发病率高达9%。其他可控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睡眠呼吸暂停。海耶斯指出:"虽然6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较低,但这些可控因素仍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7大预警信号
心悸
心脏扑动、快速跳动是最典型症状,可能发生在运动、休息或睡眠时,表现为心跳加速、翻滚或重击感。虽非所有心悸都危险,但医生建议出现异常心律时应及时检查。
疲劳虚弱
运动时出现异常疲惫感,如有患者虽健康但突然体力下降被确诊AFib。这种非典型表现常被忽视。
呼吸急促
轻微活动或静息时出现呼吸困难,易与惊恐发作混淆。古拉提建议:"任何新发呼吸异常都应引起重视"。
眩晕昏厥
心律异常可能导致眩晕、头昏甚至昏厥,这类症状常被误认为脱水、贫血或过度疲劳。
胸痛
可能表现为刺痛、胸闷或类似烧心感,症状时有时无。医生强调任何胸部不适都应尽快就医。
基础疾病
患有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或甲亢者应定期检查。有心脏病家族史者更需密切监测。
完全无症状
约40%患者无任何症状,这种静默型AFib易导致突发中风。海耶斯强调:"50岁以上人群必须定期体检,通过脉搏和血压检查可能早期发现异常"。
就医建议
出现上述症状或存在基础病应及时就医。智能手表等设备可监测心率变化,即使无症状也可辅助预警。确诊后可通过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及有效治疗手段显著降低中风风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