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的研究结果,冠状动脉疾病(CAD)的遗传风险与痴呆症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团队通过英国生物样本库数据,对365,782名受试者进行了评估。研究采用美国心脏协会"生命基本八要素"(LE8)概念,分析CAD多基因风险评分(PRS)、生活方式风险评分(LRS)与新发痴呆症的关系,并对32,028名具有磁共振成像(MRI)数据的子组进行了神经影像学分析。
在中位随访13.9年期间,共有8,870例新发痴呆病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4,021例,血管性痴呆1,994例。有痴呆症和无痴呆症受试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5岁和60岁,女性占比分别为48%和54%,高CAD遗传风险比例分别为36%和33%,高生活方式风险比例分别为33%和31%。
研究显示,多基因风险评分每增加1个标准差,全因痴呆风险上升10%(次分布风险比[sHR] 1.10;P<0.001),生活方式风险评分每增加1个标准差,风险上升4%(sHR 1.04;P=0.006)。分型分析显示,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仅与多基因评分显著相关(sHR 1.09;P<0.001),而血管性痴呆则与两种评分均相关(多基因评分:sHR 1.16;P<0.001;生活方式评分:sHR 1.15;P<0.001)。
按三分位分层分析显示,与第一分位相比,第二和第三分位的多基因评分均显著增加全因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风险。生活方式评分第三分位与全因痴呆和血管性痴呆风险增加相关(sHR范围1.07-1.40;P≤0.017),但第二分位反而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降低相关(sHR 0.92;P=0.039)。
进一步分析发现,行为学生活方式评分每增加1个标准差可使全因痴呆风险上升8%(sHR 1.08;P<0.001),而生物学成分评分反而降低风险(sHR 0.97;P=0.006)。仅血管性痴呆与行为学生活方式评分显著相关(sHR 1.17;P<0.001)。
研究未发现多基因评分与生活方式评分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所有P≥0.383)。神经影像学分析显示,多基因评分和生活方式评分的增加均与白质高信号面积扩大相关(每标准差增加3.3%-7.6%;P<0.001),灰质体积随生活方式评分增加而减少(生物/行为学成分分别减少0.2%和0.1%;P<0.001),海马体积仅随行为学生活方式评分增加减少(0.1%;P=0.012)。
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在于横断面设计无法评估因果关系。研究作者总结道:"我们提供了CAD遗传风险升高与痴呆风险增加存在关联的证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