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揭示局灶性癫痫患者控制癫痫发作的漫长道路New study reveals long road to seizure control for people with focal epilepsy

健康研究 / 来源:www.news-medical.net美国 - 英语2025-08-26 05:49:23 - 阅读时长2分钟 - 863字
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主导的国际研究显示,局灶性癫痫患者需要平均12个月才能找到有效的抗癫痫药物。研究追踪450名新确诊患者发现,尽管超半数最终找到控制方案,但初期仅25%对首种药物有效。首次用药不当可能延长治疗周期,研究同时发现病史特征与疗效显著相关。该成果为癫痫治疗策略优化提供重要依据,揭示了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性。
局灶性癫痫癫痫发作控制抗癫痫药物治疗方案调整长期治疗左乙拉西坦焦虑抑郁病史耐药风险健康患者
新研究揭示局灶性癫痫患者控制癫痫发作的漫长道路

抗癫痫药物能帮助多数局灶性癫痫患者,但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最新研究显示,患者通常需要至少一年时间调整用药方案才能有效控制发作。这种神经系统疾病约占癫痫病例的60%,由大脑特定区域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可能导致情绪异常和行为改变。

作为国际人类癫痫计划(Human Epilepsy Project)核心研究,纽约大学团队联合全球34个癫痫中心,在2012-2019年间追踪了450名新确诊患者。数据显示,尽管超过半数患者最终找到有效治疗方案,但平均需要12个月才能实现无发作状态,部分患者所需时间更长。

研究通讯作者Jacqueline A. French教授指出:"我们的发现表明,局灶性癫痫患者应做好长期调整治疗方案的准备。"研究发现,63%患者在首年治疗期间症状持续或恶化,但其中相当部分最终找到有效方案。

"改善现有治疗工具的应用可能比寻求新药更重要"

研究显示,初始治疗选择显著影响疗效。临床常用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作为首选用药,尽管该药覆盖多种发作类型且药物相互作用少,但研究发现初始使用该药的患者中仅25%实现发作控制。值得注意的是,治疗前年发作次数较少的患者更易对药物产生应答,而有焦虑抑郁病史的患者耐药风险增加近两倍。

研究方法采用电子日记记录发作情况,设定至少12个月无发作(或超过既往发作间隔期)为控制标准。参与者需定期随访3-6年,并记录用药类型、剂量调整及停药原因。研究同时收集了人口统计学、MRI影像等数据。

该研究由癫痫研究联盟(Epilepsy Study Consortium)资助,合作药企包括UCB、卫材、辉瑞等。French教授同时担任美国癫痫基金会首席医疗官及癫痫研究联盟董事会主席。

主要研究团队由纽约市诺斯韦尔健康中心的Ruben Kuzniecky教授、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Daniel Lowenstein教授等国际专家组成,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杂志》(JAMA Neurology)。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