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医学院与健康学院及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最新研究表明,基因在塑造有益肠道菌群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一发现动摇了"营养决定论"的肠道健康传统认知。
研究团队在对抗肥胖与糖尿病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查尔斯·珀金斯中心首席研究员斯图尔特·马森博士指出:"尽管数十年研究已证实肠道微生物组与各类慢性疾病相关,但我们的身体绝非被动宿主。"实验显示,携带特定基因的小鼠可生成α-防御素(alpha-defensins),这类天然肽类分子如同微生物园丁,既能培育有益菌群,又能清除有害细菌。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同样具备这种防御素肽基因。
研究显示,具有高浓度α-防御素的小鼠不仅肠道菌群更健康,其胰岛素抵抗发生率显著降低。该发现为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查尔斯·珀金斯中心联合主任大卫·詹姆斯教授认为:"我们的DNA具有主动塑造健康肠道微生物组的能力,这种微生物调控肽有望成为对抗代谢疾病的新型武器。"
在基因作用机制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肠道上皮细胞内防御素肽合成基因与胰岛素抵抗存在关联。马森博士解释:"防御素肽广泛存在于从植物到人类的多种生物体中,是免疫系统的原始前体物质。哺乳动物通过多样化防御素基因家族,使免疫系统能够应对复杂的病原体挑战。"
实验室合成的防御素肽在基因缺陷小鼠试验中展现出保护效应,能有效缓解高脂饮食引发的代谢紊乱。但研究同时揭示重要差异:某些基因型小鼠不仅无获益,反而出现不良反应。马森博士强调:"这印证了精准医疗的必要性——需要根据个体基因特征制定治疗方案,而非采用统一疗法。"
研究团队正将方向转向临床应用,计划测量人体肠道防御素水平与代谢健康的关系。马森博士透露:"我们怀疑防御素可能参与癌症等更多慢性疾病的调控,该研究为探索微生物组相关疾病的精准干预开辟了新路径。"
詹姆斯教授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研究既展示了精准医学的潜力,也警示了盲目干预肠道菌群的潜在风险。当前我们对个体化微生物维持机制仍知之甚少,精准医疗的征程才刚起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