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澳大利亚约有43.3万人患有痴呆症。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计到2060年代这一数字将突破100万。这种健康状况影响着我们中的许多人,目前已有超过170万人参与痴呆症患者的护理工作。然而,该疾病仍是澳大利亚最被误解和恐惧的病症之一。
病例激增原因解析
病例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年龄因素(不可调节风险因素)。虽然痴呆症并非自然老化过程,但患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随着社会平均寿命延长这一积极现象,痴呆症发病风险也随之升高;二是约14项可调节风险因素贯穿人生各阶段。多数人尚未意识到这些可控因素的重要性,他们更关注心脏健康或糖尿病预防,却未认识到维护脑健康的措施可降低45%的痴呆症风险。
可控风险干预
遗传基因与年龄虽不可控,但约6项中年期干预措施可降低43%患病风险。这些措施包括保持健康体重、规律锻炼、控制高血压血糖、限制酒精摄入等。当前痴呆症仍属不可逆的致命性疾病,尽管澳大利亚正研发疾病修饰疗法,但仅能惠及极少数患者家庭。
医疗体系挑战
澳大利亚医疗系统面临三重挑战:公众对脑健康认知不足、跨医疗/养老/残障体系的协同支持缺失、患者社会隔离问题突出。专家呼吁启动全国性痴呆症与脑健康对话,将疾病防治全面融入医疗体系。
护理者困境
170万护理者中,非正式照护者(家人/朋友)承担着高强度的日常照料。调查显示,护理群体普遍存在健康状况恶化与社会孤立现象。专家强调需同时关注患者与护理者的双向支持,体现"无人能独力应对"的核心理念。
本次访谈因时间关系告一段落,感谢Kale Stokes博士的深入解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