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家长做好这些,为孩子开学季传染病防控护航!
2025-09-05 10:10:01阅读时长4分钟1584字
开学季一到,学生们回归校园,人群聚集加上环境变化,食源性疾病、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痢疾等传染病也跟着“蠢蠢欲动”。这些疾病一旦找上门,腹痛腹泻、发热、皮疹等症状就会接踵而至,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学业。别慌!下面就结合这些疾病的特征和防控要点,为大家奉上实用的防护策略。
如何快速识别疾病症状并及时应对?
- 食源性疾病:要是突然腹痛、腹泻、呕吐,还可能发烧,那就要怀疑是不是食源性疾病了。如果出现血便或者持续高热,很可能是细菌性感染,得赶紧去医院。在家可以先观察粪便性状,像水样便、脓血便等,同时记录症状开始的时间,这样能帮医生更快诊断。
- 流感:突发高热,体温能到39 - 40℃,还伴有全身酸痛、干咳,和普通感冒比起来,症状要剧烈得多。要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或者持续高热超过3天,就得小心肺炎等并发症,赶紧去医院。可以用体温计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头痛、乏力等伴随症状,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 手足口病:手足口和臀部出现疱疹是典型表现,婴幼儿可能因为口腔溃疡不想吃东西。要是孩子精神萎靡、抽搐或者呼吸急促,可能是EV71感染引发了重症,要立刻送医。家长每天都要检查孩子皮疹的变化,看看有没有扩散或者破溃。
-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儿童更容易呕吐,成人则以腹泻为主。脱水是比较大的风险,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要及时补液。家里可以准备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稀释后分次喝,还要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给医生提供参考。
- 痢疾:有脓血便、里急后重的感觉,发热一般超过3天。要是高热不退、剧烈腹痛或者意识模糊,要警惕中毒性痢疾,尤其是儿童,得紧急送医。建议用干净容器收集粪便样本,密封好送去检查,别自己乱用药,以免耽误治疗。
多维度防控,传染病通通退退退!
- 饮食安全这样做:选食材的时候,优先买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别买散装熟食。加工时一定要生熟分开,准备两套砧板和刀具。剩菜放冰箱冷藏别超过24小时,吃的时候要加热到70℃以上。饮用水要煮沸了再喝,学校食堂的餐具每天都要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 阻断呼吸道疾病传播:对于流感和诺如病毒,教室每天要开窗通风2 - 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学生要随身带着含酒精的湿巾,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擦手。咳嗽的时候用纸巾挡住,然后把纸巾扔掉,别用手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 疫苗接种与环境管理: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6月龄到5岁的孩子建议接种。学校要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玩具、课桌椅,传染病高发期要增加消毒次数。教室和宿舍的湿度要保持在50% - 60%,可以用空气净化器减少飞沫传播。
- 强化个人卫生:要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20秒的习惯,可以通过“七步洗手法”口诀来教。还要告诉学生不要和别人共用毛巾、餐具,自己带水杯,避免接触别人的分泌物。学校要设置独立的洗手区,放上洗手液。
医疗干预与家庭护理,助力孩子早日康复!
- 就医诊断要点:怀疑感染的时候,带上粪便或者呕吐物样本去医院,医生可能会通过血常规、粪便培养或者PCR检测来确定病原体。如果确诊是细菌性痢疾,要严格按照疗程吃抗生素,像复方新诺明,就算症状缓解了也要吃完整个疗程,防止复发。
- 药物使用规范:吃退烧药,比如布洛芬,要按照体重算剂量,别和复方感冒药一起吃,不然容易过量。吃抗生素的时候要补充益生菌,像乳酸菌素片,但要和药间隔2小时。家长要记录用药时间、剂量和不良反应,比如皮疹,然后反馈给医生。
- 家庭护理细节:腹泻的人可以吃BRAT饮食,就是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然后再慢慢增加容易消化的食物。手足口病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口腔疼痛,穿宽松的棉质衣服,减少皮疹摩擦。康复期每天测2 - 3次体温,记录症状变化,复诊的时候带上护理记录。
- 并发症预防与随访:痢疾患者要小心肠穿孔,要是剧烈腹痛、腹胀,要马上就医。流感恢复期不要剧烈运动,至少休息1周。治疗结束后2周要复查血常规和粪便常规,确保病原体清除干净。学校要建立病愈返校证明制度,防止带菌回校引起二次传播。 开学季传染病防控需要家庭和学校一起努力。通过识别症状提升早期应对能力,做好饮食和环境管理降低感染风险,配合规范的医疗干预和护理,就能有效减少疾病传播和重症发生。建议家长定期参加学校的健康讲座,掌握最新的防控知识,一起为孩子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