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衰老导致血小板(Plt)生成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改变,增加血栓及其他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近期研究表明,衰老促进非经典(non-canonical, nc)巨核细胞祖细胞(MkPs)直接从造血干细胞(HSCs)中产生,从而生成高活性血小板。与年轻和年老的经典(c)MkPs相比,ncMkPs具有更高的植入潜力,这与年老HSCs的功能衰退形成鲜明对比。新兴研究提示线粒体功能关键调控谱系分化和细胞功能,但线粒体活性如何影响衰老巨核细胞生成仍不明确。本研究证明,年老MkPs维持独特的线粒体活性,表现为线粒体膜电位更高、ATP含量更高、活性氧(ROS)水平更低,相较于年轻对应物。这与年老HSCs中观察到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状态相反,表明衰老过程中存在谱系特异性的细胞器适应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年老MkPs中升高的线粒体容量主要由年龄特异性的ncMkPs驱动。矛盾的是,在老年小鼠体内药理学增强线粒体活性降低了原位血小板生成,但提高了移植HSCs的血小板重建能力。这些发现将独特调控的线粒体容量与年龄特异性MkPs的内在特性相关联,为靶向治疗以预防衰老诱导的巨核细胞生成障碍提供了新思路。
重点发现
- 年龄特异性MkPs具有增强的线粒体容量,其状态与年老造血干细胞(HSCs)的功能衰退完全相反
- 线粒体功能增强对年轻和年老小鼠的血小板计数产生差异化影响
- 增强线粒体容量可同步提高年轻和年老HSCs的血小板重建能力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