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专家担忧,大幅缩减覆盖全美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络(FoodNet)可能导致预防食源性疾病的能力下降。
该监测体系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运营,曾是追踪每年感染数百万美国人的食源性病原体最关键系统。这套覆盖8种危险病原体(包括李斯特菌和弧菌)的监测网络,自2025年夏季起仅保留沙门氏菌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两种病原体的监测。
这项覆盖三个联邦机构和10个州政府的监测体系,通过早期发现食源性疾病并溯源保护公众健康。尽管政府仍存在其他病原体追踪系统,但专家指出缩减FoodNet规模将带来长期健康风险。佛罗里达大学流行病学家Glenn Morris博士指出:"你会明显漏掉许多病例"。
CDC发言人解释,此举是因部分监测程序与其他项目存在重复。该机构确认保留的两种病原体是导致食源性疾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元凶。但公共卫生专家指出,被剔除的病原体同样危险——仅弯曲杆菌和李斯特菌在2022年就导致72人死亡。
科罗拉多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Elaine Scallan Walter批评:"这等于是掏空食品安全体系的基石"。当前调查显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已从2012年的75%下降至50%。美国消费者联盟食品安全政策主任Nancy Glick指出,过度依赖消费者个人防护措施效果有限,政府应加大而非削减食品安全投入。
FoodNet的起源与作用
该监测网络创立于1995年,起因是杰克盒子快餐店大肠杆菌污染事件导致数百人感染、4名儿童死亡。目前在科罗拉多州等10个州运行,通过CDC、FDA和USDA三方协作,定期发布食源性疾病"成绩单"。该系统的主动监测机制曾发现生食海鲜导致的弧菌病例15年间翻倍,2007年确认蜜瓜携带李斯特菌,为2011年致命疫情溯源提供关键依据。
乔治华盛顿大学食品安全专家Barbara Kowalcyk指出:"不主动寻找就无法发现隐患"。其2岁儿子正是因STEC感染夭折。当监测网络停止追踪特定病原体时,公共卫生官员可能无法及时提醒民众注意相关风险。
主动监测的独特价值
传统食源性疾病监测依赖患者就诊和实验室报告,这种被动机制存在明显缺陷。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食品科学副教授Matthew Moore指出,多数食源性疾病根本未被报告。
FoodNet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主动监测模式。工作人员定期联系10州700多个实验室,主动追踪所有纳入监测的病原体。但根据最新调整,各州仅需报告沙门氏菌和STEC感染病例。加州公共卫生部发言人透露,明年监测哪些病原体将取决于CDC的预算拨付规模。
佛罗里达大学Glenn Morris博士警告:"公共卫生体系正在被瓦解,食源性疾病防控是其中一环"。随着CDC面临35亿美元预算削减压力,各州公共卫生部门可能被迫进一步缩减监测范围。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