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嚼着一片涂满Marmite的吐司、刷着Instagram时,偶然发现了蒂姆·斯派克特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款极具争议的调味品不仅能满足咸鲜味蕾,更重要的是它对肠道健康有益。因为Marmite本质上是种发酵产物——虽然不像泡菜那样可见气泡翻腾,但它由啤酒酿造残留酵母制成,即使成品中酵母已死亡,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特别是高含量的B12维生素,最新研究显示其有助缓解焦虑和抑郁。
在囤积Marmite前需要明确,重点不在于"吐司疗法",而是日常被忽视的发酵食品价值。根据斯派克特研究,常见发酵食品名录比想象中更长且奇特:酱油和Tabasco辣椒酱常让人大吃一惊,甚至亨氏番茄酱工业化前本是发酵食品。就连巧克力和咖啡这类"死亡发酵食品",以及不同过滤程度的啤酒中都含有死酵母成分。
这种"僵尸微生物"概念颠覆了传统认知——曾被认为无用的死亡菌群现被证实仍有健康效益。斯派克特将其称为"后生物素"(post-biotic),尽管尚未获得食品监管机构正式命名,但公众将很快认识这一概念。在他新书《发酵:微生物改变生命的奇迹》中,将Marmite归为初级发酵食品,而开菲尔、泡菜、酸菜、康普茶则位列"超级联赛",并提供了具体食用方案:建议每日摄入三次发酵食品,早餐希腊酸奶配开菲尔奶,午餐酸菜沙拉,晚餐康普茶配开菲尔。
为验证理论,斯派克特通过其联合创办的个性化营养公司Zoe发起万人试验:连续两周每日摄入三次发酵食品。结果显示56%参与者情绪改善,同时伴随精力提升、饥饿感降低和腹胀减少。研究揭示了肠道-脑轴的新机制——摄入的微生物与肠道免疫细胞互动后,通过迷走神经传递"平息防御"信号,这解释了为何发酵食品能改善抑郁状态。
尽管存在质疑声音,但斯坦福大学试验显示每日摄入五种发酵食品者比膳食纤维组出现更显著的免疫指标变化。斯派克特承认该领域尚处初期,但强调饮食干预对轻度精神健康问题的效果不亚于药物,且副作用更少。对于家庭应用,他建议选择短保质期、含活性成分的市售产品,分享了简易泡菜制作方法:用2%盐度腌制白菜4小时,混合辣椒酱等调料后发酵5-10天。
文中还附有《发酵》书中实用指南:
- 酸菜制作:用2%海盐揉搓切丝白菜,与胡萝卜等含糖蔬菜混合,用重物压置发酵2-4周
- 康普茶酿造:用茶糖培养SCOBY菌种,二次发酵时添加水果或香草增味
- 食用建议:将酸菜拌入奶油奶酪作涂抹酱,或搭配炒蛋、奶酪三明治食用
书中同时探讨了发酵食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争议:尽管存在退出率高、自我报告数据局限性等问题,但实验数据已显示其对能量水平(51%改善)和饱腹感(65%改善)的积极影响。斯派克特认为精神病学本就依赖主观报告,这不应成为否定饮食干预的理由。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