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摄入超加工食品与全身炎症相关High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s linked to systemic inflammation

心脑血管 / 来源:medicalxpress.com美国 - 英语2025-09-10 00:47:44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95字
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研究显示,超加工食品(UPFs)日均供能占比达60%-79%的群体,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最低摄入组显著升高11%,肥胖者风险增加80%,50-59岁人群风险提升26%。该炎症标志物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预测指标。研究建议通过政策干预减少UPFs消费,同时呼吁医疗从业者加强对公众的健康宣教。
超加工食品全身炎症高敏C反应蛋白心血管疾病健康风险全谷物食品食品添加剂营养标签健康食品公共卫生响应
高摄入超加工食品与全身炎症相关

超加工食品(UPFs)是经过工业改造的食品产品,如含添加剂的苏打水、零食和加工肉类。这类食品营养流失严重,但延长了保质期并刺激消费。在美国,UPFs已占成人日常饮食的60%和儿童饮食的70%,其大量使用的新型添加剂正在改变人体代谢环境。已有研究证实UPFs与肥胖、癌症、代谢及心血管疾病、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早逝风险增加存在关联。

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查尔斯·施密特医学院最新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最高的群体,其血液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升高。这种炎症标志物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强预测指标,也是系统性炎症的敏感生物标记物。

这项发表于《美国医学杂志》的研究分析了9,254名美国成年人的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参与者超加工食品的供能占比中位数为35%,最低组仅占0%-19%,最高组达60%-79%。研究控制年龄、性别、吸烟、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后发现:最高摄入组(60%-79%)hs-CRP升高风险比最低组高11%,中等摄入组(40%-59%)风险增加14%,20%-39%组则有7%的非显著增加。

特定人群的风险尤为突出:50-59岁成人相较18-29岁组炎症风险提升26%,肥胖者比健康体重者风险增加80%,现吸烟者比从未吸烟者高17%。值得注意的是,未达运动建议标准的群体未显示出统计学显著的风险升高。

研究资深作者Allison H. Ferris教授指出:"这项基于美国全国代表性样本的研究,明确揭示了超加工食品高摄入与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升高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团队建议,医疗从业者应主动向患者宣教UPFs的健康风险,并强调增加全谷物食品摄入的重要性。

研究还提出超加工食品消费可能与美国年轻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相关。类比烟草控制史,作者认为需要政策制定者、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系统的协同努力。目前跨国食品企业影响力堪比往日烟草巨头,政策调整可能耗时长久。当前可行的措施包括:减少食品添加剂、改进营养标签、在学校推广健康食品等。

该研究采用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的饮食数据,将UPFs摄入量分为四个百分比等级,并应用逻辑回归分析其与炎症的关联。共同作者Charles H. Hennekens教授强调,hs-CRP检测具有经济、便捷、敏感的特性,可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常规筛查指标。

研究团队同时呼吁关注食品可及性问题,指出许多群体面临获取健康食品的经济障碍,需要建立更广泛的公共卫生响应机制。参与研究的还有Geisinger联邦医学院和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医学生及住院医师,相关成果发表于2025年9月《美国医学杂志》。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