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晚期与二十岁出头是终身心脏健康的关键塑造期Choices made during young adulthood shape lifelong heart health | PhillyVoice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phillyvoice.com美国 - 英语2025-10-27 00:04:40 - 阅读时长5分钟 - 2021字
本文揭示青少年晚期至二十多岁是心脏健康发展的决定性阶段,此时期形成的饮食、运动、睡眠及避免尼古丁等习惯直接奠定终身心血管健康基础;研究指出18-25岁行为转变期久坐、快餐摄入和烟酒使用激增,仅四分之一青年维持健康行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早在17岁即开始累积,肥胖与尼古丁暴露成核心可干预风险因素;社会政策如医保覆盖影响预防性护理获取,美国心脏协会"八大要素"涵盖四项行为习惯与四项临床指标,强调年轻人应通过定期检查及早干预,避免忽视早期风险信号,为未来健康生活筑牢根基。
青少年晚期二十岁出头心脏健康心脏病风险因素尼古丁暴露肥胖社会因素健康行为临床指标
青少年晚期与二十岁出头是终身心脏健康的关键塑造期

青少年晚期与二十岁出头是终身心脏健康的关键塑造期

人们常认为心脏病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但其病理基础往往在青年期便已形成。

新兴成年期——约18至25岁的人生阶段——充满重大转变:开启大学学业或职业技能学习、建立新友谊与亲密关系、逐步走向独立。与此同时,损害心脏健康的行为也日益普遍,例如久坐时间增加、快餐摄入增多、烟草与酒精使用上升。事实上,仅有约四分之一的青年在向成年期过渡时能维持积极的健康行为模式。

心脏病是美国头号死因。尽管公众普遍认为该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但电子健康记录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40岁以下人群的心脏病发病率增长逾两倍,烟草使用者中更增至三倍。像我这样的研究人员正深入探索:生命后期的心脏健康如何高度依赖青少年晚期至成年早期养成的习惯。

作为初级护理执业护士兼研究者,我专注于探究早期生活对长期心脏健康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我常接诊刚迈入成年的二十岁出头患者,他们已面临高血压、高血糖或肥胖(体重指数超标)等严重心血管风险因素。

正如年轻人在此关键期为教育、职业与关系做出重要抉择,他们建立的健康习惯同样为终身心脏健康与更高质量生活奠定基石。

心脏病的早期根源

最常见的心脏病类型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其成因是血液中粘稠的脂肪斑块在血管内堆积,阻碍血流。

心脏健康并非骤然在中年下滑,而是早在人们未察觉时便开始衰退。研究表明,关键转折点出现在17岁左右——此时基于饮食、运动、睡眠等行为及血压等临床指标的综合心脏健康评分开始恶化。这意味着,当许多年轻人高中毕业时,心脏病风险因素已然显现。值得庆幸的是,驱动斑块形成的主要风险因素大多可干预。

在我三月共同撰写的报告中,团队深入分析了新兴成年期的心脏病关键风险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尼古丁暴露。近年来,18至23岁年轻人使用香烟、电子烟及其他尼古丁产品的比例从2002年的21%飙升至2018年的43%。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并加速斑块形成,增加未来严重心脏问题风险。尽管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往往多年后才显现,但其病理基础早已在此阶段埋下。

肥胖是另一早期风险因素。事实上,五分之一25岁以下青年体重指数达30或更高,预测显示近五分之三将在35岁前达到此阈值。

与此同时,不足半数18至34岁成年人能识别高胆固醇、肥胖、高血压和缺乏运动作为心脏病风险因素。这些早期预警信号常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却为未来心脏病埋下隐患。

社会因素同样塑造心脏健康

心脏健康不仅由个人选择决定,更受宏观政策与体系影响。

例如,《平价医疗法案》允许年轻人使用父母医保至26岁,有助于保障预防性服务的可及性。此类服务——如常规体检、血压筛查及家族病史讨论——是初级护理医生捕捉心血管风险早期迹象的关键机会。尽管法案实施后年轻人预防性护理使用率上升,但总体就诊率仍偏低。扩大医疗覆盖范围、简化服务获取流程(如远程医疗)的政策可产生实质影响。若医生未在体检中提及心脏健康,患者亦可主动提问开启对话。

除医疗可及性外,日常生活条件(如居住环境、教育水平与经济稳定性)对心脏健康同样至关重要。社区若配备公园与绿地等资源,能促进健康选择的实现。教育与稳定就业关联着医疗获取、更低压力水平及食物保障,均有利于心脏健康。

健康的社会连接亦不可或缺。强有力的支持性关系与整体健康福祉(包括心脏健康)正相关。近期多家主要健康组织已将孤独列为公共卫生议题,但关于社会连接如何转化为健康生活的机制仍待深入研究,且现有成果对年轻人的关注不足。

皮尤研究显示,三分之一青少年报告近乎持续使用社交媒体,但这类连接无法替代现实互动的健康效益。我的研究正专门探究社会连接对青年心脏健康的具体影响。

构建心脏健康的基石

当下行动可显著改善心脏健康。在近期与美国心脏协会合著的报告中,我们强调八项可干预风险因素组成的"八大要素",能有效降低心脏病风险。

其中四项属健康行为。除避免尼古丁外,年轻人应优先保证每周15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约每日20分钟),遵循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晚争取7至9小时睡眠;摄入富含鱼类、浆果与蔬菜的膳食。即使这四类行为的微小改善也能产生积极效果。

在这些行为中,美国儿童饮食评分最差——这是成年过渡期亟待改善的重点领域。拥有更强烹饪技能的青年往往在中年形成更健康的饮食习惯,表明学习烹饪可能是迈向心脏健康的重要一步。

另四项为临床指标:血压、血糖、胆固醇及体重指数。自21世纪初以来,其中三项——血压、血糖及体重指数——在青年群体中均呈恶化趋势。

这些变化可能多年不被察觉,但及早监测能创造干预契机。下次体检时,不妨询问医生你的心脏健康状况——即便自认年少无需担忧心脏病。今日的简单对话可能重塑多年后的身体感受,你未来的心脏必将为此致谢。

宝石·斯科特(Jewel Scott),南卡罗来纳大学护理科学助理教授

本文经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授权转载自《对话》媒体,原文请见链接。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