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动脉低血压中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临床概述
- 卡莫拉·X·阿卜杜拉耶娃(Kamola X. Abdullayeva),安集延国立医学院门诊与诊所治疗系助理
- 祖克里丁·S·萨洛希迪诺夫(Zuxriddin S. Saloxiddinov),安集延国立医学院门诊与诊所治疗系助理
DOI:10.51699/cajmns.v6i4.2996
关键词:高血压、血脂异常、复合血脂异常、动脉低血压、心血管风险因素、自主神经系统
摘要
心血管疾病(CVD)仍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及早识别可改变与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对有效预防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本文综合了三项研究结果:对高血压合并脑循环障碍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因素评估、针对复合血脂异常患者中动脉高血压患病率的分析,以及特发性动脉低血压年轻女性外周血流与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关系的探究。综合分析表明,早期风险检测、合并症管理及个体化治疗策略对改善患者预后、减轻心血管疾病负担具有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A. V. 乔巴尼安、G. L. 巴克里斯、H. R. 布莱克等,《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联合国家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 7)》,《高血压》,第42卷,第1206–1252页,2003年。
D. M. 劳埃德-琼斯、J. C. 埃文斯、M. G. 拉尔森等,《血压与心血管风险因素对不同年龄及性别群体的差异化影响》,《美国医学会杂志》,第294卷,第898–904页,2005年。
S. M. 格伦迪、N. J. 斯通、A. L. 贝利等,《2018年AHA/ACC/AACVPR/AAPA/ABC/ACPM/ADA/AGS/APhA/ASPC/NLA/PCNA血脂管理指南》,《循环》,第139卷,第e1082–e1143页,2019年。
P. M. 基尔尼、M. 威尔顿、K. 里诺兹等,《全球高血压负担:全球数据分析》,《柳叶刀》,第365卷,第217–223页,2005年。
W. H. 弗里施曼,《血脂异常的病理生理学与临床管理》,《心脏病学评论》,第18卷,第67–74页,2010年。
P. 帕拉蒂尼、S. 朱利叶斯,《动脉低血压中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其心血管影响》,《高血压》,第30卷,第1037–1042页,1997年。
Y. 志水、T. 桥本、T. 石井等,《特发性动脉低血压年轻女性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临床自主神经研究》,第12卷,第179–184页,2002年。
S. 优素福、S. 霍肯、S. 奥恩普等,《52个国家中可改变风险因素与心肌梗死的关联(INTERHEART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柳叶刀》,第364卷,第937–952页,2004年。
B. 威廉姆斯、G. 曼西亚、W. 斯派林等,《2023年ESC/ESH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欧洲心脏杂志》,第44卷,第1759–1852页,2023年。
P. 帕拉蒂尼、G. 雷博尔迪,《不同人群中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血脂异常的作用》,《当前心脏病学观点》,第27卷,第410–416页,2012年。
A. V. 波兹尼亚克、N. K. 萨迪霍夫、A. G. 卡图索夫等,《高血压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因素:心血管风险评估》,《心血管医学前沿》,第9卷,文章编号959285,2022年。
J. J. 达尔、T. N. C. 帕德马纳班、P. 贾因等,《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相互作用:LIPITENSION研究》,《印度内分泌与代谢杂志》,第16卷第2期,第240–245页,2012年。
J. 维辛斯卡、E. 卢什奇基、G. 索别克等,《波兰年轻成人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的关联及风险因素》,《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第20卷第2期,第982页,2023年。
S. E. 克耶尔德森,《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总体概述》,《药理学研究》,第129卷,第95–99页,2018年。
P. 杰蒙、R. 古普塔、C. 奥能等,《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管理》,未发表,2018年。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