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突破性治疗技术可精准靶向前列腺癌病灶,同时避免损伤维持勃起功能的神经血管系统。这项由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开展的ERECT临床试验显示,采用磁共振引导放疗(MRI-guided radiotherapy)的新疗法,使勃起功能障碍风险较传统治疗降低超过50%。
前列腺癌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即为勃起功能障碍,尤其是接受放疗或手术的患者。现有治疗手段常累及维持勃起的神经血管,导致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研究团队通过磁共振引导技术实现更精准的放射剂量控制,在保证前列腺癌治疗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对勃起组织的辐射损伤。
英国每年确诊约55,000例前列腺癌病例,其中约12,000人死于该疾病。尽管近年来检测和治疗技术取得进步,但治疗后遗症始终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此次研究数据显示,接受新疗法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传统组21%),18个月时为16%(传统组36%)。
主导研究的Jochem van der Voort van Zyp医生指出:"借助磁共振引导技术,我们既能确保前列腺癌病灶获得足量照射,又可将勃起组织的受照剂量大幅降低。这种精确性使我们有信心在治疗中更好地保护性功能。"
目前该技术已在伦敦皇家马斯登NHS基金会信托和曼彻斯特克里斯蒂NHS基金会信托医院应用,并计划扩展至更多医疗中心。Elekta Unity MR-Linac设备创新性地将高场强磁共振成像与直线加速器结合,使医生能在治疗过程中实时观察前列腺及周围组织状况,并根据器官移动动态调整放疗方案。例如当膀胱充盈导致前列腺位移时,系统可自动暂停治疗以避免损伤正常组织。
设备制造商医科达公司医学事务高级副总裁John Christodouleas强调:"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通过减少正常组织照射量,能够显著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影像引导的精准放疗技术标志着癌症治疗的重要进步。"
欧洲放射肿瘤学会年度会议已收录该研究初步成果。专家认为,这项技术为低至中危风险的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预计每年可使英国超16,000名接受放疗的患者获益。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