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下小脑动脉梗塞的病理特征
前下小脑动脉(AICA)供血区梗塞是罕见的小脑卒中病因,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1%。AICA梗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后下小脑动脉(PICA)梗塞,其解剖起源多位于基底动脉远端三分之一段,主要供应桥脑外侧、内耳、小脑中脚及小脑前下部区域。
临床表现特征
眩晕是最常见临床症状(中枢性或外周性),常伴随以下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 同侧听力下降
- 面神经功能障碍
- 交叉性感觉障碍
- 步态共济失调
- 肢体共济失调
- 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
病理机制
AICA血流急性中断导致供血区缺氧缺糖,引发细胞代谢紊乱及神经元损伤。主要致病因素包括:
- 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
- 血栓栓塞性病变(腔隙性梗塞)
- 特发性病因(约10%病例)
影像学特征
典型CT/MRI表现包括:
- 小脑中脚受累
- 桥脑腹外侧病变
- 小脑绒球部位异常
- 脑干-小脑交界区缺血改变
鉴别诊断
需重点与急性单侧前庭病(前庭神经炎)进行鉴别。建议结合头脉冲试验(HIT)及眼震电图进行鉴别诊断。
临床价值
本病确诊需依赖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早期识别对指导溶栓治疗至关重要。约20%病例可出现突发性耳聋作为前驱症状,提示临床医生需提高对后循环缺血的警觉性。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