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如何充分利用生物类似药的全部潜力How Europe can harness the full potential of biosimilars | pharmaphorum

环球医讯 / 创新药物来源:pharmaphorum.com欧洲 - 英语2025-09-04 04:19:4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98字
本文分析欧洲医疗体系面临的慢性病挑战,阐述生物类似药在缓解医疗负担中的关键作用,探讨通过优化三期临床试验流程提升药物可及性的改革方向,结合欧盟药品监管机构的最新政策动向,提出通过知识共享和流程创新实现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议,全文涵盖1380字的行业深度分析与未来展望。
欧洲健康慢性病生物类似药医疗体系临床开发流程三期临床试验监管改革利益相关方教育药价降低
欧洲如何充分利用生物类似药的全部潜力

欧洲医疗体系的慢性病挑战与生物类似药的破局之道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欧洲健康报告传递出明确警示:欧洲必须正视急剧攀升的慢性病发病率。当前约四分之一欧洲劳动人口受慢性病困扰,叠加人口老龄化趋势,医疗体系正承受日益沉重的经济压力和患者照护挑战。

特定治疗领域的数据尤为严峻:欧洲糖尿病患者数量在过去二十年几乎翻倍;2022年新增癌症病例达274万例;自身免疫疾病患病率持续增长,仅类风湿性关节炎就影响着200万人。在这种背景下,临床疗效等同于原研生物制剂的生物类似药已累计为欧洲医疗系统节省560亿欧元,提供580万患者治疗日,成为应对未满足医疗需求和缓解财政压力的关键解决方案。

然而生物类似药的潜力尚未完全释放,核心障碍在于复杂且耗时的临床开发流程。优化这一过程将显著提升患者用药可及性,最大化生物类似药在构建可持续医疗体系中的战略价值。

生物类似药开发的技术路径解析

生物类似药开发遵循多阶段评估流程,监管机构如英国药监局(MHR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FDA均采用阶梯式证据整合策略。开发始于对参照药的深度分子分析,通过解析其结构、功能及变异特性(即分析表征)建立基础认知。随后进行比较分析评估(CAA),通过候选药与参照药的对比优化生产工艺。接着是涵盖生物和功能测试的临床前研究,确保生物功能一致性。最终阶段的比较临床试验始于评估药物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安全性的I期试验,通常以健康志愿者为对象,除非存在毒性顾虑需采用患者群体。

三期临床试验的改革必要性

三期临床试验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每次试验需300-600例患者,历时2-4年耗资2000万至1.5亿英镑。这种高昂成本源于预设的严格等效性区间要求,该区间既不能显示生物类似药劣于参照药,也不能显著优于参照药。随着下一代生物类似药与联合疗法的兴起,这一问题将更加严峻。欧洲已获批的100余个生物类似药经验表明,通过强化比较分析评估(CAA)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完全可能替代常规三期试验。美国FDA数据显示,80个生物类似药申请中,三期试验均未发现CAA未识别的新问题。

监管改革的前沿进展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在最新反思文件中提出,在满足分析可比性、体外药理和比较药代试验要求的前提下,可豁免三期临床试验。加拿大卫生部近期修订指南明确多数情况下无需比较疗效与安全性试验。国际药品监管协作加速推进,但需要首个豁免三期试验的复杂生物类似药批准案例确立行业标准。

利益相关方教育的战略意义

过去二十年积累的200余个生物类似药开发经验亟待系统化传播。当前重点在于通过专业教育让监管机构、临床医生和患者全面理解生物类似药的严格评价体系。这种知识共享将推动开发流程优化,释放资源用于创新疗法研发,同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通过竞争机制进一步降低药价,最终形成多方共赢的医疗创新生态。

作者简介

埃琳娜·沃尔兹-霍尔茨博士现任Biocon Biologics全球临床开发副总裁,主导该公司2023年以来3个生物类似药的全球申报工作。此前在德国保罗·埃尔利希研究所担任14年高级监管官员,曾任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生物类似药工作组主席(2016-2023)及科学咨询工作组成员。拥有30余年跨国药企临床开发与医学市场管理经验,在知名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兼具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与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学术背景。

【全文结束】